顯示具有 小感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小感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月25日

論 器材

 實話說,拍片器材只分成兩種:『甲方器材』與「乙方器材」。

『甲方器材』指的是在接案拍片的時候,甲方業主希望你帶過去現場的器材,夠專業、夠鎮得住場面。這一般會出現在婚禮紀錄與活動紀錄的場合中,甲方就在現場,因此你所攜帶到現場的器材,等同於你的實力。所以這時候婚禮現場可能出現「火力展示」:鏡頭三顆以上、高感光的相機、 500 watts 以上的燈,甚至有綁在腰上面的 steady cam 等等。這一切都是要讓甲方相信,你可以把事情做好。

至於『乙方器材』則是乙方以技術與知識評估,用哪些器材就夠了,不需要太誇張地購買昂貴設備。我個人認為昂貴的器材是用來應付極端的環境,例如超亮的太陽或是超黑的夜晚。事實上,製作電視節目的時候,『甲方』-也就是電視台,他們沒有到現場,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用的是什麼器材。另一種情況是因疫情之下需要進行活動直播與線上分享,甲方不在現場,也不會知道我們帶了什麼器材。

其實最近的一次電視節目拍攝,我偷渡了一個 iphone 7 plus 所拍攝的鏡頭。如果各位有細看新聞台,很容易覺察某些新聞採訪是用手機拍攝的。

前一陣子家中大掃除的時候,找到好幾包還沒開封的空白DV 帶,我 po 上社團問問看有誰要,免費贈送,想不到還有人要收!收的人也是一位攝影師,他家中還有完整的 DV 帶攝錄轉檔系統。

在那時 2022 年,電腦上面還附著 1394 port ,還繼續使用,也算是奇蹟了。

這位攝影師很感謝我送他 DV 帶,他主要製作的就是 “低科技感”的影像,並且常常與藝術家合作。後來他有分享影片給我看:某個出道不久的樂團,使用 DV 來拍攝 MV ,故意製造一種低解析度、畫質不好的感覺,讓整個樂團有九零年代的 Feel。

好的,走筆至今,只是為了「該買什麼攝錄機」而煩惱。如果不接案而單純走創作的路線,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也就不用他人置喙。也順便向各位 “未來的甲方” 宣告:請各位甲方放心,我們接案以後赴現場所攜帶的器材一定是經過評估,不夠我們自己會去另外租設備,希望各位甲方理解,不是攜帶最貴的器材就可以交付最精彩的影片。

以上說明。





2021年3月14日

我是誰?我的認同?

 

「你是戶外的人嗎?」

2011 年,當我在拍攝戶外運動紀錄片《極限人生〉的時候,有一次被攝主角 BEN 開車,我坐在副駕駛座,Ben 冷不防地問了這個問題。雖然他是用他已知的有限中文表達,但我知道他想問的問題是:

「你認同你是戶外運動圈的人嗎?」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很難回答,從二十歲五專電子科畢業至今,我的領域一直在變化。我一開始是電子工程師,然後插班進大學資訊工程系,之後寫軟體寫了兩年多。接著擔任電腦產品的品保工程師,但因為被主管發現有拍片技能,因此被邀請轉換跑道變成 HR 的教育訓練人員,拍攝企業教育訓練影片教材。

上班期間,我蠢蠢欲動的心領著我去唸了電影系進修推廣部,成了我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的日子。電影系畢業之後很快就拍了公視人生劇展的劇情片,然後就是拍攝戶外運動紀錄片《極限人生》。 

所以,當 BEN 問我「你是戶外的人嗎?」我是真的卡住了。我在拍攝那段期間的確熱愛戶外運動-其實我本來就喜歡騎腳踏車旅行,但仍然不及戶外圈的人是以此作為職業,而且成為終身志向。從電子工程師到軟體工程師,再到教育訓練專員,我一直都沒有歸屬感或是認同感,若再問我是不是認同戶外運動圈,那就更尷尬了...

可是回顧這一切,我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情:這麼多年以來,是因為喜歡拍片的念頭一直常駐我的心裡,過去生命中的轉折都是因為拍片的緣故,而慢慢地朝這個目標前進,我的人生風景也是因為拍片而變得燦爛美麗。

所以,我的朋友,這樣應該知道我的認同是是屬於哪一圈吧?但是我的肉體還在企業教育訓練圈裏面,所以我就不需要下一個「肯定句」的結尾囉!

祝福每位朋友都能夠找到自己的認同。


2009年8月19日

金馬獎、數位放映、以及台片運作模式

這一篇只想把最近看到的狀況,與讀者共享。

首先是台片運作模式,在台灣已經有個固定模式可循了,這都該歸功於每年年初的《台北電影節》,有比賽就會有影片趕著要完成,趕著要報名。因此,台灣導演都會趕著在每年年初完成影片,參加台北電影節;如果有得獎(最好是首獎),那麼就會有發行商洽談上映事宜,暑假結束的時候上片,到七月份再報名金馬獎,作為成果驗收。也可以這樣看:如果來不及報台北電影節,還是可以報名金馬獎,這就會讓我想提下一件事情:數位放映。

九二一地震過後兩年,吳乙峰拍了一部《生命》,叫好又叫座,但是我到戲院的時候,才知道是使用投影機放映,訊號源也許只是DVD。那時工作人員就大喇喇地把放映設備架在觀眾席上面,卻沒有人在乎畫質或是放映品質。由於《生命》沒有印膠卷拷貝,那一年的金馬獎便「不得其門而入」。 2009 年的金馬獎,侯孝賢是主委,他們委員會做了一個重大決策:數位的影片只要在戲院「首週放映二十場」,就可以報名。我這一陣子緊鑼密鼓地看了三部「電影」:《黃羊川》、《不能沒有你》、《野球孩子》,三部片都是數位攝影,但只有《黃羊川》在戲院採用數位放映的模式,且全台只在絕色影城放映一週,令人不得不懷疑是為了符合金馬獎報名條件。所以,我斷言:日後絕色影城、真善美、長春、光點這樣的戲院日後是「有需求的」,滿足了數位影片想報名金馬獎時候的門檻。

接著,電影的定義將逐漸模糊,電視跟電影的界線也不再是涇渭分明。而對於獨立電影製作而言,最興奮的是製作費降低了!《不能沒有你》製作費大概只有六百萬,而且空拍鏡頭都沒有放入影片當中;倘若照著《黃羊川》模式在院線放映,連膠卷都不用沖,肯定省更多!

在技術成本降低之後,我們的國片有可能以此復興嗎?我們拭目以待。

2009年7月4日

影像存在之必要性:《尋找布洛斯基》

一九零九年,美國人布洛斯基來到香港,從事電影事業;

一九一二年,布洛斯基跑到上海,結束了他的中國電影事業,離開中國,進入日本。

他在中國的這幾年之間,完成了一部報導異國風情的電影:《經過中國》。

………。

二十一世紀初,台灣的國家電影資料館輾轉獲得一套電影,正是這部《經過中國》;於是台灣一群對電影史癡迷的學者們,展開了追尋布洛斯基的行動,並且完成了這部紀錄片:《尋找布洛斯基》。

說真的,當時的布洛斯基純粹只是一介商人,只是在那個年代裡將商品互通有無,大賺一筆;但是布洛斯基也沒有想到,他進到中國的時間剛好是中國遭逢劇烈變動的時刻: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滿清朝代結束,民國剛起。而我們小學時候所念到的辛亥革命,我們居然可以從影片中得見當時後的生活情形!

電影史學者廖金鳳老師是這部片中唯一的主角,他跟著布洛斯基的腳步,到達日本橫濱,去到美國,看布洛斯基墓碑;到香港,到中國,看看布洛斯基曾經拍攝過的地方。《經過中國》這部影片出土前,我們只能從僅存的一些平面照片知道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大約的樣貌,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二零零九年,我們可以從《尋找布洛斯基》這部紀錄片當中得到動態影像的對照。香港的登山纜車…變化不大;香港的雙層電車…街廓的曲折依然保存,但兩旁的商家與行人早已不復見。橫濱的大葉高島屋從一百年前就矗立至今,明十三陵在一百年前還是光禿禿的地方,原因是那時滿清剛被推翻,滿清時期無人理會。而現在,明十三陵沿途花木扶疏,遊人無數。無論是布洛斯基本人,或是廖金鳳老師,或是導演攝影,甚至是當下在座的觀眾們,都萬萬沒有想到,有一捲影片可以保存一百年,在一百年後讓後世的人驚訝讚嘆。

這讓我想起 Chauvet Cave 的壁畫,那是三萬五千年以前的原始人畫的;敦煌石窟,最早的畫是公元 366 年開始。可惜,那些都是靜態畫作;而自從電影發明之後,最早一八九六的「火車進站」是在台灣割讓給日本後一年;我們現在可以透過影片看到孫中山在演講,我們也看到了一九四一年在日本統治下的《某一天》。綠色小組與羅興階在街頭拍攝了不少抗爭的紀錄影像,這些一切的一切,我不由得感慨:動態影像的紀錄工具,是不是發明了太晚了些?

影像工作者在歷史紀錄上所扮演的角色是超越其他紀錄方式的。影像工作者也應該要有如此認知:我們的作品應該要能夠流傳久遠,《尋找布洛斯基》讓我們找到了影像工作者應該仰望的榜樣。

2009年5月1日

悲劇與我

以前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教劇本的曾西霸老師大概簡單地說明了自希臘以降的戲劇原理:

悲劇與喜劇是天平的兩端。無論是悲劇或是喜劇,都要盡可能表現出別人做不到的事。

說白話一點,悲劇裡頭的角色人物之慘況,是比一般大眾還慘的,失業沒收入不算甚麼,遇到大屠殺或是國家內戰就更慘;喜劇裡頭踩到香蕉皮不算甚麼,情節或角色可以做到你所做不到的事情而令你發笑,那才厲害-例如北野武清晨穿著天鵝裝在公車站嚇路人。當這個立論被定下來之後,我們可以理解:越慘的電影情節,越有可能令觀眾印象深刻。最早令我有印象的悲劇是《單車失竊記》,一部單車失竊背後就代表一個父親即將失業;當然,這還不夠慘。高畑勳所製作的動畫《螢火蟲之墓》,哥哥抱著小妹妹在戰火中奔跑,兩個人勉力維生,最後妹妹死在飢餓之下。我那時在家裡看這部片,總想對著電視喊:「不要再折磨我了!」人間戰火的悲慘不斷地從螢幕襲來。現在,居然還要發行真人電影版…

另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是《辛德勒的名單》。儘管使用黑白攝影,但寫實的程度與紀錄片並無二致。印象最深刻的是納粹軍官拿著左輪手槍對著猶太人的腦袋,開第一槍,空包;開第二槍,空包;開第三槍開第四槍第五槍,終於打死那個猶太人。在觀影的當下,我相信我成為了大屠殺的旁觀者。不知道為什麼,我似乎對於「購買電影票去觀看他人的悲傷」,是有些抗拒的。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是不是悲劇?是。《貧民百萬富翁》是不是悲劇?是。但是這兩部片都靠著特有的表現形式,轉化了悲劇。《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是個非常奇特的觀影經驗,松子唱著跳著訴說自己不幸的遭遇,炫麗的色彩也是這部悲劇的特色之一;《貧民百萬富翁》靠的是出奇致勝的電影配樂,觀眾的情緒一直被音樂帶著走,一直讓情緒只保持「弱酸性」當中,甚至片末用一場印度式的豪華歌舞來化解情緒-但是,歌舞並不能抹滅事實的存在的。不是嗎?

最近看過的悲劇片是《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導演可能是意圖「一路悲到底」,採用紀錄片的手法,觀眾就眼睜睜地看著這個高度文明的城市,仍然持續上演著悲劇,後面的情緒轉換都免了,觀眾直接帶著沉重心情關機睡覺。

回到文章一開頭所說的:悲劇必須是一般大眾所不能及的悲慘,所以悲劇提供了悲慘感覺的出口。倘若各位看官對生活不如意,對環境不滿,不妨看看悲劇電影吧!看完悲劇電影,也許你會感覺:活在台灣,活在當下,比電影中的人物好太多了!

2008年12月18日

在這個節骨眼上…

我剛過完三十九歲生日。過了那天以後,其實就可以算是四十歲了。

我週圍的朋友同學也都在四十歲左右,對男人而言,真的是個節骨眼。當我跟同學朋友們透過傳訊系統,透過電話聊天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一件事情是真的:人生太短,而沒做完的事情,沒達成的目標還很多。小孩還沒長大,房屋貸款還沒付清,事業沒有成就,而我們,已經步入中年前期了。

相識二十年的同學馬丁,跑去爬大霸尖山,說是給自己的四十歲禮物。他說:「『四十歲,男人只剩一張嘴』電視上都這麼說。」

而加諸在四十歲男人的「另一個節骨眼」是金融海嘯,四十歲的男人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我們只能緊緊抓住工作,連抬個頭向外望都不敢。另外一位以前的同事,轉任到大型的製造廠,原本轉職的薪水比以前高,但公司最近剛裁過一批人,他在擔心刀子會不會向他的部門揮去。另一位小有成就,代理電子零件販賣的朋友,這一陣子的活動是「多讀點書、多運動」。

生日那一天,我回顧起今年的種種過往:我今年算是有點小成就:有一部電視劇在公視上映;但是後來啥子都沒有發生;圈內人說得對:有在拍片的時間,會感覺比較實在,其餘都是空的。如果沒有用工作塞滿時間,那個無法思考的腦袋又能做甚麼?

而這一年,也是我突然覺得成長快速的一年,或是說,終於了解真相的一年。我突然理解了許多的人際關係,也突然覺得世界的冷酷才是真象;環境不需要對我仁慈,世界沒有想像中的美好。

時間過得飛快,我卻是無能為力阻擋。每天下午睡過午覺之後,立刻就感覺今天就要過完了;每個星期六日突然就在呆坐的書桌前過去了;兩個星期換一次的隱形眼鏡好像也感覺像是「日拋」的樣子。我開始惶恐,開始回顧過去的時光,開始檢驗過去的自己相信的真理。開始覺得太陽下山到日出比摩天輪轉一圈都快。

沒寫完的殘稿,放在資料夾的某個角落中,這裡一篇那裏一篇的,打了幾個字就存檔。

這篇部落格是我最近唯一寫完的短文章。

2008年9月14日

「國片起飛」「國片復興年」是這樣嗎?不對喔...

《臥虎藏龍》的時候,我們有這樣的感覺。

《雙瞳》的時候,我們也有過類似的感覺。

《天邊一朵雲》上映的時候,也有人這麼說過。

《不能說的秘密》放映時,也是有報紙這樣刊。

《色戒》上映的時候,好像一個新的時代來臨...

但是,這些現象就像雙瞳的側拍紀錄片片名一樣,叫「過境」。而且,上述電影的背後,都有國外資金支持。

我們來看看「純種國片」的情況吧。會拿錢出來的,只有新聞局輔導金。所以......

在2008 年以前,我實在想不到值得讚美的例子。

《藍色大門》可能可以稍微稱許一下,而《穿牆人》不到一星期下片,《六號出口》也賠錢,更神奇的是《神選者》沒上片,投資者倒了;《歧路天堂》到目前為止還沒上片。甩開輔導金不談,也只有一部《白銀帝國》,這是郭董投資的電影,據說是電影攝影機「雙機拍攝」,2007 年一月殺青,到現在不知道在哪裡。而到今年,我們才看見《流浪神狗人》,《九降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海角七號》、《漂浪青春》、《囧男孩》,後續還會有《一八九五乙未》、《停車》...。這裡面最大的好消息是:只有《九降風》用到了香港資金,其他都是台灣本地的資金;但是壞消息是:所有片子的資金來源都跟新聞局輔導金相關,更壞的消息是:《練習曲》、《最遙遠的距離》、《海角七號》都聽到了導演背債的壯烈事蹟。

所以,想要「國片起飛」,「國片復興」最重要的有兩項因素:劇本與資金。前者其實問題不大,年年都有電影劇本獎,只是以前的創作者走個人主義路線,忘記了觀眾的需要,後者則是最大的因素了:

有資金的人不懂電影運作,懂電影的人不懂得去跟金主打交道。

《囧男孩》的拍攝資金大約是一千五百萬新台幣,這大概是台北市大安區一棟三十坪公寓的價錢;而如果宗教界人士出面喊一聲,大概魏德聖的五千萬可以在不到一星期以內湊齊。重點是:出錢的人必須要知道,這些錢丟下去,大概會有多少回收,而這些數據,台灣已經快要二十年沒有紀錄了。

打岔一下,我想提一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來做舉證說明。自2005 年開始,增設的這個獎項,我們先來瀏覽一下得獎者:

2005        無米樂

2006        一年之初

2007       黑眼圈

2008      海角七號

《一年之初》的資金狀況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其他三部片的導演都是在負債狀況下完成的。所以對於我而言,「台灣電影起飛」「台灣電影復興」必須要具備下列條件:

a. 台北電影節的百萬首獎不再出現負債的導演

b. 台灣的導演必須得到合理的報酬

c. 電影裡面該有的都有。拍籃球比賽的劇情就應該把體育館坐滿,應該打燈三顆的,不能只打一顆。

d. 每年起碼產生二十部台灣電影,每部可以在戲院起碼放映四個星期。

快要寫完的時候,又聽到一些新聞:蔡明亮導演跑去永和開咖啡店,目前又聽到三部國片開拍的消息。

所以....今年是國片起飛年嗎?

還沒啦。還早。

2008年8月5日

小學妹,歡迎加入!

-回應小蝶,一位即將在暑假過後要去念電影系的新生

小蝶好:

聽到你要去念電影系,在第一時間,我真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謝謝我的建議?該恭喜嗎?要是以後你找不到工作,不會找我算帳吧?

我來說說我的經驗吧,給你做參考。

在電影系,尤其是進修推廣部,你的同班同學們會很有趣。很多人是像你一樣高中畢業考上的,有少數人是只想拿大學學位,又有另外一群人是高中畢業以後就在業界工作,工作了一陣子之後再回來上課。所以,班上同學的年紀會差很多,班上同學對電影熱愛的程度,也會有冷熱程度差別。不知你這一屆的錄取率是低還是高?倘若競爭越激烈,我相信你的同班同學們對電影熱愛的程度越高。

我很相信,大一的第一次小組拍片,對每個同學會有「命運性、決定性」的影響。大一第一次拍片只拍DV,很輕便,所有同學們都躍躍欲試;只是,人的因素決定了很多事情。同學們都不知道彼此的個性,有人天生浪漫會遲到,有人專注精神,開始指揮同學;有人則從來不說自己的意見,等到大家決定好了又反悔。拍完大一的第一次分組拍片,所有同學都將會意識到「我適不適合拍片」。我還記得,頭一次拍片,帶最多的東西反而是零食。小蝶,我想告訴你的是,頭一次拍片,可以多帶一些水,零食不要帶多,多專注在工作上、團隊合作上,你應該會有所成長。拍完片,還沒有開始剪接,就會有人哇哇叫:「天氣三十五度,還要去拍片,拍一整天!」這群人,日後大概就是想寫劇本、做後製了。

大二開始拍電影底片,又是一個興奮的開始。你會開始使用 BOLEX,你會考慮更多拍攝條件:光線明亮、鏡頭選擇、底片曝光值;拍完後結果不慎碰到神經大條的同學,讓底片全曝光,整組同學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如果拍得OK,那麼可以先去看一下《新天堂樂園》或是《鬥陣俱樂部》,裡面有些情節提到最原始的剪接方式。我曾經有一個時期迷戀電影底片,還把垃圾桶裡面的片子撿起來當寶貝收藏;現在,看到電影底片,很稀疏平常。

大三大四開始拍攝稍微長一點的片子,我們那時是全班拍一部片,有人收音,有人當燈光,有人做美術、製片、攝影、導演、副導...大家從各自的崗位上,吸收了不同的知識與專業技能。因為全班人數不多,分配到各個職務上,剛剛好。我很珍惜全班一起拍一部片的感覺,因為全班共同拍一部片,大家一起吃便當,晚上喝啤酒聊天,在九份過夜,迎接九份早晨的山嵐...想到這些,其實想到都會微笑。

好吧,我承認我迷戀整個拍攝電影的過程,我從不覺得扛腳架會苦,扛發電機會苦,架燈光會苦。我反倒覺得扛起來的感覺很踏實,好像有些希望,有些憧憬,有些責任,有些迷惘,它們都壓在你的背上,肩上-

我說太多了。說的都還是我的主觀。總而言之,念電影系的學校生活,肯定跟只在教室上課的學生生活大不相同。

小蝶,希望你在電影系,一切順利。不過所有的挑戰,都將從畢業才開始。

徵件、送展、競賽、在台灣

請各位讀者,一定要認清楚一個事實:台灣的電影圈都在靠政府養。近三年來不靠政府而拍出來的國產片,大概只有《不能說的秘密》而已。周杰倫就是一切。就算拿到輔導金,如《海角七號》《最遙遠的距離》等等,導演幾乎都得背負債務才能拍片,債務從數百萬到數千萬不等-喔,還有一部片應該是沒背債:《我看見獸》。

台灣的導演,沒幾個這麼有勇氣朝負債的方向前進,所以,每年從一月一號到十二月三十一號,台灣的導演們都在參加徵件、競賽、送展,以便爭取拍片的機會,或是賺獎金。台灣導演的行事曆如下:

二月底:公視人生劇展徵案

四月:台北電影節報名

五月:長片輔導金

七月:短片輔導金、優良電影劇本、金穗獎

七月:金鐘獎報名

八月:金馬獎報名

在空白的月份裡,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徵案活動:台北詩歌節徵影像詩歌、南方影展、高雄電影節、客家MV徵選;台灣有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電影節。厲害一點的導演可能去參加坎城、威尼斯、柏林、上海電影節等等;除此之外,再加上策劃、拍片、後製的時間,一年的時間大致上就被塞滿了。可是,拍片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錢!所以,「像我們這樣」的導演,多參加一些徵件、徵案以求生存是必然的。

影展的規模、獎金決定了影展的能見度以及知名度。如台北電影節,從第七屆開始增設「百萬電影大獎」,忽 然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你有關注影展新聞的話,你應該知道:一度還傳說《色戒》要參加台北電影節哩。但最後沒有現身。很好!我喜歡,《色戒》的層級應該是各大國際影展,若是來參加台北電影節,大家就不用玩了。

另一個有趣的是金穗獎,以前金穗獎報名參賽的都是剛畢業的學生,2006年開始,金穗獎分成「一般作品獎」跟「學生作品獎」;然後限定未曾在台灣得過兩次大獎的人才能報名。在「最高獎金三十萬」且「限定在六十分鐘之內」兩個條件下,出現了很有趣的現象:

其一,把九十分鐘的人生劇展「鋸短」,或是已經放映過的電影「攔腰砍斷接起來」,拿去報金穗獎(其實我也很想這樣幹)。如果導演本人都不在乎作品的完整性,那我也沒意見(獎金三十萬可以買二手車了!);

其二,在業界打滾好一陣子的菁英們,也來參加金穗獎。他們符合「未曾得過台灣電影大獎兩次」的條件,但事實上,他們都已經在業界工作數十年之久。也許,金穗獎日後會變成「潛水老鳥冒出頭」的最重要獎項。

寫到這裡,我忽然看到一個影展徵件:「南方影展....獎金八萬...」

嗯...主辦單位,有沒有意願把獎金提高到八十萬?

2008年6月20日

來自新聞局的證件

P1030974 copy

兩個星期以前,我在瀏覽短片輔導金網站的時候,發現一件事情:申請短片輔導金,需要有「電影從業人員登記證」才能參加。這張證件是什麼東東?

五天以前,我帶著畢業證書、拍片經歷,到台北市天津街二號辦這張證件。在出發以前,我聽到了從前輩那邊傳來的流言:新聞局在立法院中報告說經費不足,立法委員們發現,其實新聞局是可以有「規費收入」的,包含辦理中央主管機關發出「准演執照」、電檢尺度判定等;又如有趣的的電影法第六章第二十條:

電影從業人員,應依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申請發給登記證明。
未領登記證明者,不得參加本國及國產電影片製作之策劃、編、導、演。

所以,我真的有認真想過:這張證件,搭捷運又不會減價,看電影又沒有軍警票的價格,租器材也沒有「會員價」,這張真的只是新聞局收規費而已。而我們有了這張證件,也只是取得一個入場券,可以參加國家辦理的各項電影獎助與輔導專案,包括長短片輔導金。

這兩天,證件送到我的手上,其實有點五味雜陳。我申請的是編導組,所以類別欄就直接寫上「導演」二字。證件號碼是一八九三號,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統計,不到萬分之一的人取得這張編導的登記證。

儘管這張存在的意義,是「管理」二字,但對我而言,這張證件多了一份認同感。

類別欄裡面的兩個字,是「甜蜜又沉重」的負荷。要做到名符其實,我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

2008年6月14日

□□導演之謎:「如何稱呼一名導演」之大辭典

各位常常看媒體報導,在「導演」二字前面常常會加入一些形容詞-也就是「標籤」啦!這些標籤常常很難被撕下來,被貼的人有的百般不願意;但是也有些標籤,被貼的人倒還很開心。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把所有標籤列出來,提供各位讀者用各種不同的面向,看待一名導演。

台灣導演

這是我們的導演在海外奮鬥的時候,媒體常常會用的形容方式。在對岸,我們就被納進了「中國導演」的領域-「他們」是怎麼稱呼我們管不到,可是被列為「台灣導演」,真正的意義有二:一是地域的認同感,一是可以跟我們的政府申請各項補助-尤其是輔導金。「台灣導演」所拍的片子就一定是台灣電影嗎?不一定。李安的《色戒》因為台灣的工作人員不到三分之一,不能算台灣電影,所以不能報奧斯卡;可是前一陣子的一部片《戰鼓》,裡面說廣東話跟國語,工作人員也有許多香港人,主要演員沒半個台灣人...這部片申請到了輔導金,不知道觀眾會把這部片列為台灣電影嗎?《東京甩尾》的導演名叫林詣彬,在台灣出生,到美國發展。但是,不知道觀眾,或是他本人,會認定他是「台灣導演」嗎?

同志導演

台灣有極少數的導演被貼上了這個標籤,但是他們 / 她們 不以為意,反倒是繼續拍此一類型的電影。也有另一群同志導演保持低調,儘管圈內人知道「他是 / 她是」同性戀者,卻沒人說破,擁有更開闊的題材選擇。曾經有一個男導演在媒體面前開了一個玩笑:「台灣的女導演,都是同性戀」此話一出,媒體紛紛去找女導演,想找出反對的答案,沒想到,之後完全沒有對立的報導,完全沒有...

紀錄片導演

這個稱呼,約莫在前幾年很紅,尤其在九二一地震之後達到高峰。甚至那一陣子,傳播學校的學生們,他們的畢業製作也都是紀錄片。產生出來的影像都是災民、弱勢者、農人、還有同志。前幾年知名度很高的紀錄片導演們,不知怎麼一回事,不是退隱不見,就是回學校上課(當學生當老師都有),或是開始拍劇情片...

紀錄片導演們,回來呀!我還想向上天許願,希望看到開心快樂的紀錄片呢!

廣告導演、MV 導演

這一類是賺錢快,但壓力大的導演。不過,廣告導演、MV 導演想的事情有些可能跟劇情片導演不同,這兩者想的都是顏色、造型之美,畫面構圖之美;而劇情片導演因為時間夠長,就可以慢慢鋪陳劇情。廣告片導演、MV 導演所擁有的「技能」也會跟劇情片導演不同,例如「如何拍小汽車內部的空間使得看起來寬廣」「如何打燈讓爛皮膚糟頭髮的明星閃閃動人」「如何把某某歌手的臉拍小一點」「如何讓歌曲的剪接有節奏感」等等。

小聲地說一下:這可是真正有賺錢的導演呢!

恐怖片導演

這裡指的就是專拍某類型電影的導演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全世界最好賣的電影類型,就是恐怖片!不管電影街的淡季或是旺季,恐怖片總會有一兩部擠上戲院。恐怖片的成本很低,通常是一間密閉的小屋、廢棄的房子、奇怪的老宅就可以作為主場景,然後用故事吸引人就可以了。泰國的彭氏兄弟、美國的奈沙馬蘭都是箇中翹楚。各位,有聽過「姚鳳磐」這個名字嗎?趕快上網搜尋一下。

新銳導演

也不知道是何時定義的,只要是第一次拍片的導演,或是拍片實績還沒達到大家認可的就是「新銳導演」。新銳導演可能有一些小小的特權:影片裡面有些小缺失,觀眾會原諒你。不過,新銳導演的稱呼大概只能使用一兩次,以後就要被歸類到上述的項目去了。

 

 

這幾天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一家殯葬集團的招募人才廣告:「做生命終點的導演」。

嗯....我頗喜歡這句 Slogan...

2008年5月11日

夢想 V.S 現實生活:洋酒 V.S 藥酒

景:日景,中午休息時分,某大樓建築工地

人:三五個建築工人、阿森、工地領班

阿森在接近中午時分才到工地,原因是昨晚看午夜場電影,太晚睡。阿森到達他工作的那層樓,大夥兒正吃著便當,喝著「維力牛」藥酒配蘋果西打或是椰奶。工地領班看到他來了,把阿森叫住。

「阿森,你被開除了。」工地領班一臉神秘地說。

「為什麼?」阿森有種被冤枉的、不可置信的表情。

「你不是一直想要當個世界知名的電影導演嗎?你每天上工都想電影,連晚上都跑去趕午夜場。現在,工地的勞動工人已經補足了,你總算有機會可以實現你的夢想了!」

「可是...」

「別再可是了。這瓶『維力牛』,我送給你!繼續走路!」

阿森帶著自己的工具配件,捧著一箱『維力牛』,緩緩走出工地。他突然聽見,從他背後傳來喧鬧的歡呼聲。所有的建築工人都站在每層樓的外圍,開心地跟他說再見。

最後一個鏡頭,是阿森回過頭看著大家,那種苦笑的表情。

知道我在說什麼了嗎?一樣類似的故事,不一樣的產品與不一樣的社經階層、消費階層,會造就出不一樣的結果。

從「繼續走路」的洋酒廣告第一集上電視時,我就有種「渾身不對勁」以及「毛骨悚然」的感覺。廣告裡面的四個人是建築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他們是朋友的關係,是比一般上班族擁有更高層次的社經地位。寫劇本的人可能沒想到,就算不提建築工人,一般的上班族敢不敢在辦公室內說夢想?說了夢想之後,也許老闆就照著廣告的教學,把員工fire 掉,而且理由還頗為正當...

換句話說,這個廣告的訴求對象,已經摒除每年繳綜合所得稅八萬元以下的廣大上班族了。洋酒廣告想要表達的是「力挺夢想」,一般觀眾看到的卻是「我做不到,那是收入頗豐厚的自由工作者才有的事。」以前也有汽水廣告在訴求夢想,故事內容是加油站工讀生,歌曲是〈我的未來不是夢〉,頗受歡迎;但話又說回來,現在這個商品是洋酒,不便宜哩!

循著上述的脈絡,在廣告裡,朋友們挺到把錢拿出來幫忙拍片,頗令我口水蜒流滿地!這在台灣,真、的、非、常、不、容、易!我老媽都常勸我「回頭是岸」了,我認識的電影圈的人,沒有人是光鮮亮麗的,沒有人會有錢挺朋友拍片。我們圈子裡互挺的方式,是去幫忙,是去捐助物資,是去探班。請「繼續走路」的洋酒告訴我,那個願意出錢的朋友在哪裡?要不要還?

回到本文一開始的故事,是我刻意製造的「對照組」。有了對照組,我可以產生兩個相對立的集合:

第一個集合:建築師、洋酒、夢想

第二個集合:建築工人、藥酒、現實生活(明天的力氣)

這兩個集合產生了兩個迥異的廣告,而且我認為是互斥的。讀者不妨試試幾個排列組合:

建築師、洋酒、現實生活 -> 可能會被聯想建築師酗酒;

建築師、藥酒、夢想 -> 建築師不願意喝;

建築工人、藥酒、夢想 -> 怎麼沒人想過這樣拍?

建築工人、洋酒、現實生活 -> 建築工人嫌洋酒貴。

......................................................................

 

我最期待的廣告劇情是,建築師幫助建築工人完成夢想。最起碼,建築師讓建築工人拍一部反映建築工人生活的紀錄片,成本低廉,但迴響一定很大。首映會場上,他們喝交杯酒,兩杯飲料分別是洋酒以及「維力牛」加椰奶。如果有機會的話,各位讀者不妨也試試「維力牛」加椰奶,口味不錯!再加上蹲在路邊喝的話,你一定可以感受到「換個角度看世界」的樂趣。

喝洋酒的人也有現實生活的壓力;

喝藥酒的人他們也會有夢想。

2008年5月6日

向收看「人生劇展」的觀眾,敬禮!

五月四號星期天晚上十點許,天氣陰,梅雨季節來臨前。因為老婆大人覺得肚子有點餓,我們兩個就到家附近的一間小吃攤,想要稍微塞點東西進肚子。這家小吃攤其實蠻大的,位在馬路轉角,大概有三十個座位,最重要的是:這家小吃攤有兩部電視機。正因為有兩部電視機,我是這麼真實地感受到星期天晚上的收視率,競爭得如此激烈。

小吃攤的兩部電視機,一部放映的是《命中註定我愛你》,另一部電視機放映的是《翻滾吧!蛋炒飯》。五月四號的晚上,後者是新上檔的節目。我還發現《翻滾吧!蛋炒飯》連續放映了三十分鐘才進廣告。就在這時,我想到了人生劇展。我向老婆問道:「如果我們要求店家轉台看『人生劇展』,不知道會怎樣?」

我也想到我自己的片子上公視的日期:那是四月二十號,直樹跟湘琴就快到了完結篇,《命中注定我愛你》也剛上檔不久。況且人生劇展還要面對電影台、日本台、體育台、新聞台、這樣瓜分下來,公共電視的收視率不就.....?

我更想到了人生劇展的觀眾們。你們在哪裡?你們應該不是在任何公共營業場所裡。有酒吧是一直播放體育台的,也有美髮場所不停播放音樂台,速食業是跟某些新聞台簽約,24小時的健身中心看的可能是財經台...-而公視呢?

人生劇展的觀眾們,你們是跟誰在看人生劇展的?你們是誰?你們的身分是什麼?你們應該不是喜歡看偶像劇的那一群,你們也沒有選擇看HBO,或是日本台,或是體育台。你們應該是一群喜歡戲劇節目的人,你們的人數很少,但是你們的回饋很大。你們家有幾部電視機?你們是透過地方有線電視網收看公視,還是數位電視盒?這關乎到選擇多寡的問題。連續幾個問題下來,好像我都很難去捉摸,喜歡看公視「人生劇展」的觀眾群,你們的樣貌、特定範圍等等....

如果有機會,我倒是非常願意見見收看人生劇展的朋友們。因為有了你們,人生劇展這個園地才能逐漸成長、茁壯....

敬禮!

2008年5月3日

九型人格分析結果

這個分析結果看起來,好像我甚麼都好....

 

九型人格分析
第一型 完美主義者、完美型、改革者、改進型、秩序大使
12%
第四型 藝術型、浪漫者、自我型、憑感覺者
12%
第六型 忠誠型、忠誠型、尋找安全者、謹慎型
11%
第七型 快樂主義型、豐富型、活躍型、創造可能者、享樂型
11%
第八型 領袖型、能力型、挑戰者、保護者、權威型
11%
第三型 成就者、事業型、成就型、實踐型
11%
第二型 助人者、全愛型、助人型、成就他人者、博愛型
11%
第五型 智慧型、觀察者、思想型、理性分析者、思考型
11%
第九型 和平型、和平者、和諧型、維持和諧者
9%

2007年11月27日

悼 一位女導演之死

就像各位讀者已經知道的:有位女導演,在收工回家途中,因車禍死在高速公路上。而這也不是頭一次聽聞這類的事情了。

很久以前,有個學生幫老外到台東拍片,遇上颱風過後溪水暴漲,在強行過河途中被水沖走-這是個缺乏危機意識的例子。而更多的例子,都是像這位女導演一樣,因為疲勞而發生意外。我曾經聽聞過有位電影工作人員收工後騎機車回家,就直接撞進馬路上的開挖坑而死,家屬還希望找到有人作證,證明開挖坑當晚沒有做警告設施;近一點的是我學弟,晚上還要去趕大夜班,騎著一五零機車直接衝進砂石車底盤,新買的機車全毀,人則躺了兩個月。

而剛剛,就是剛才,我閱讀娛樂新聞,提到周杰倫在拍攝MV,早上一大早拍到隔天早上七點,足足二十四小時。

好像勞基法都管不到這個領域,是嗎?收工後,工作人員是怎麼離開現場的?

影視這個領域,好像大家都是鐵人,熬夜三天都好像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我們自己也好像習以為常,唸書時就開始熬夜拍片,熬夜剪接。而很多後製作公司,開出的條件都是「可以加班嗎?」去應徵的同學只能抿著嘴,點點頭。

女導演之死,比較會讓大家質疑的是,她是劇組的領導者,她可以決定休息或不休息,但最後她還是自己開車-明顯就是為了省錢。省錢的議題不提,但仍然還是要提對於風險管理意識太過薄弱,全車甚至都睡著了,讓一位「兩天只睡三小時」的司機在高速公路上開...

我想要對我們同行、我們同學說:我們真的要有風險管理的想法在我們日常生活上,我更想對我們的社會說,請給我們一個有保障、有尊嚴且工作環境合理的空間。

2007年10月29日

想紅的女孩,看過來!

我很相信,在台灣,想成名的女孩,懷有明星夢的女孩跟天上的星星一樣多。打開各個網站的網頁相簿,你一定支持我的說法。不過,我們最近只不過想找一個「會拉小提琴且會演戲」的女生,卻始終找也找不到!

沒錯。網頁上的相簿是可以找到上千本裝可愛的照片:舉個V字型的手勢比在眼睛旁邊,還瞇了一隻眼睛;再不然就是把相機舉高,對著自己自拍。最後就是外拍「麻豆」,以比基尼居多。難道沒有別款照片可以放了嗎?

想紅的女孩們,請聽好!如果你真的有心要走這行,建議你先對著鏡子看個五分鐘,然後問自己下列的問題:

我的個性是甚麼樣子的?

我適合做怎樣的扮相?古裝?運動型美女?OL套裝美女?

決定了以後,可以請婚紗攝影公司(比較安全啦)拍幾張各種類型不同的照片,放置在網路上。再來,最好要有一兩項才藝,擠奶賣肉絕不是走紅演藝圈長遠之道。

請問,妳就是那個會演奏小提琴且願意演戲的女孩嗎?

2007年10月7日

李安、《色戒》、隨便想

誰該寫影評?誰還沒寫影評?

我是搶頭香,看了中秋節的第一場。之後,我就很注意誰寫了影評。說實在的《色戒》看完之後,有好幾天身體還在那戲裡面抖阿抖,也許就是如此,影評出現的速度出奇地慢。有關影評的部分,用Google 大神隨便找都有,這裡就不再做超連結,但我從《色戒》的影評中,得到幾個主觀的統計數字:

女人寫的影評,比男生寫的影評多;

學文學的人所寫的影評,要比電影圈寫的影評多;

比較值得特別一提的一篇是龍應台的文章。龍應台介紹《色戒》的文章是最早出現的,刊登在中國時報,但我並不覺得意外。別忘了「湯唯露毛,偉仔露蛋」這個標題還是中國時報下的,還鉅細靡遺說明三場床戲的動作。李安那時還在威尼斯,大概氣死了,也很怕大家把這部片弄成色情片。幾天之後龍應台的文章登在A3 版,我總覺得中時這樣處理跟TVBS的「瀝青鴨事件」或是「養殖漁有有藥物殘留」的方式是一樣的-不用道歉,只需要後面再補充說明,多講好話。

那麼,誰應該寫影評而還沒寫呢?

陳儒修老師應該寫。

陳芳明老師也應該寫。

女性影像學會也應該要有人寫。

以前把張愛玲小說拍成電影的導演們也應該寫。

....想到再點名。

颱風過境

從中秋節開始,《色戒》這部電影一直是最火紅的話題。其他明星八竿子打不上關係的,也要扯上這部片才能上報紙版面。可是,各位是否知道還有其他影展在同一時期舉行呢?其實同一時期有「台北國際動畫影展」、「民族誌影展」,接著十月份還有「女性影展」。因為《色戒》話題處在高熱狀態,這些影展的能見度低,票房普遍都不好。影展的承辦人員都說,「都是被李安害的!」

台灣電影的榮景來了嗎?

今年台灣電影的產量與票房屢破新高,但,台灣電影的春天,回來了嗎?

到目前為止,幾部賣得不錯的台灣電影:《刺青》、《練習曲》、《不能說的秘密》、《色戒》,而只有前兩部是「純台資」電影-《不能說的秘密》香港資金比較多,《色戒》的大股東是美國焦點影業。換句話說,台灣生產歌手明星,台灣也有名導演,但是台灣的大財團就是不敢丟錢到電影業,台灣電影的貨架上,「產品種類」還算少。

說真的,要讓台灣電影活起來,新聞局或許可以想想「工商業支持電影業」這樣的輔導辦法。

李安收集的公仔與李安障礙

李安自一九九二年以來,得獎紀錄如下:

奧斯卡最佳導演一次(《斷背山》)、最佳影片一次(《臥虎藏龍》);柏林影展金熊獎兩座(《理性與感性》、《喜宴》),金球獎最佳導演兩座(《斷背山》、《臥虎藏龍》)、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各兩座(《喜宴》、《臥虎藏龍》)、再來就是威尼斯金獅獎兩座(《斷背山》、《色戒》)...

李安其實還沒得過坎城金棕梠獎。

有同學笑稱「李安在收集公仔,不需要花七十七元...」事實上,用交集來看,李安得獎的電影也集中在這五部,在李安投入電影製作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締造了這樣的紀錄,堪稱是「李安障礙」!

目前全世界的電影人,若要超越他的紀錄,大概是要壽命長一點吧。

「最在乎台灣觀眾的反應」

這句話,在我的解析,其實有兩個層面:第一個當然是「情感連結」,這裡是他出生成長的地方;第二個是地域文化與宣傳之間的關係。如果《色戒》先在美國首映,肯定有很多「看不懂」的影評冒出來;而台灣觀眾是能夠看懂,且沒有嚴苛電檢的地方。如果先在台灣放映,反應不錯,則影響力會滲透到整個華文世界;此時再到西方世界放映,如果有惡評,則肯定可以怪罪於地域文化問題。別忘了,中國大陸還沒有電檢制度,《斷背山》在中國大陸還遭禁映。

以此觀之,《綠巨人浩克》應該先來台灣辦首映會。

其他心得感想
  1. 想要改編小說當電影,最好選那種「縫隙多」「空白多」,很多事情都沒說清楚的小說。
  2. 《色戒》若是來參加金馬獎,大概是全部打包帶回去。
  3. 現在突然很想找《綠巨人浩克》出來瞧一瞧。
  4. 拍片慎選題材。最基本的選材條件,就是「全世界的人都關心的議題」。
  5. 拜託不要再問電影系的學生「你的偶像是不是李安?」,好嗎?世界上的電影人這麼多...

2007年9月24日

中影還在。中影還在?中影重出江湖!

念電影系的時候,最常往來的有幾個公司:阿榮片廠台北影業、有翼氏、再來一個就是中影了。論功能,阿榮片廠有場棚可以拍片、租借器材,有翼氏位置在市區內,對學生租器材而言方便得很;台北影業跟中影的屬性比較接近,這兩家可以做電影底片沖印、電影聲音、剪接等等後製作的工作。所以,無論是廣告片或是戲劇節目,拍攝期都跟阿榮片廠、有翼氏兩家公司有關連。等到後製的時候,就跟台北影業、中影有業務往來。而這裡面,只有中影的屬性最特殊:非國營、非民營、而是「黨營」-這幾乎成了中影的原罪,中影三不五時就會因為這個理由上新聞,或是成為立法委員質詢稿的內容。

去年一整年,國民黨在「處分」黨產的時候,電影圈都在關注中影的未來。外界看到的都是中影「值錢的部分」:外雙溪土地、漢口街大樓。媒體這樣看中影,其實就是很多人都想把中影「拆食落腹」,但對電影圈而言,我們最希望保留的,最低限度就是中影技術中心、真善美戲院,再高一點的要求就是重建片場。而最近,我任意搜尋網頁之下,我才知道:中影技術中心又開始運作,而且已經運作大半年啦!

民營後的「新任總監」是專長錄音的曹老師,也可以稱一聲學長啦!他在中影技術中心的部落格寫道:「

大家都累壞了 這是錄音室四個月來第一個週休假日,

期間史無前例地杜比排了三個班作,

連從未使用過的2F小配音室也日夜輪班─整個滿棚,

在我待在中影的15年這是未曾有的榮景...」

 

中影還在!中影回來了!

在任何國家,其實都會有一兩家歷史悠久、具代表性的電影公司。在日本是松竹東寶;在法國是高蒙電影公司,在香港是邵氏,在美國以前是RKO,現在大概要提MGM(米高梅)了。而在台灣,當然一定要提到中影!電影圈才不管「是誰接管」,電影圈只希望接手的人要繼續經營下去。這種心情其實跟看待百年糕餅店的心情是一樣的。離開中影的電影人,其實現在都是電影圈的中堅份子,對中影都有一份很深的情感-因為它的歷史等同於大半個台灣電影史。

看著曹老師說「十五年來未曾有的榮景」,這真的是好事!台灣電影的數量在這一兩年有增加的趨勢,大家都感覺得到。曹老師,大家都還好嗎?沖印的林師傅、剪接的曉東哥都還在嗎?我很相信,中影的運勢是跟台灣電影的運勢是繫在一起的!

加油!

2007年9月2日

泰國廣告,I 服了 You!

你對泰國的印象是甚麼?泰籍勞工?泰式河粉?

我們來談談泰國的影視工業吧。從公共電視播出泰國宮廷偶像劇《出逃的公主》開始,也許有很多台灣觀眾是第一次見識到泰國影視工業的扎實,尤其是編劇-《出逃的公主》結局迥於好萊塢的 Happy ending,很多編劇是不敢「下這種重手」的。可是,泰國的編劇做到了。

不過,泰國電影於亞洲,已經做到了雄霸一方的地位。首先是瘋狂幽默的 Cult movie,例如《老虎頭上結情疤》(老師推薦,而這是我到現在還忘不了的電影),繼而是恐怖片、人妖片。恐怖片需要的重點是甚麼?影像與音效。泰國很早就有了杜比錄音室,台灣的杜比錄音室比泰國晚了很久,而且在中影-唉!不提了。

如果你在 YOUTUBE 上頭以 "Thai ad" 做為關鍵字,或是以 "thai Commercial" 做搜尋,你會發現:泰國的廣告片令人驚艷!泰國廣告片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完全不用懂泰國文化,或泰國文字,你仍然會被逗得哈哈大笑,這也是泰國廣告的強項:跨文化與幽默感。再者,泰國廣告的片長都是以三十秒起跳,最長片長甚至有一分半鐘的,這使得泰國廣告有充足的時間說完一個故事。

下面是幾個有特色的泰國廣告。

少見的溫情主義泰國保險廣告:

以黃梅調為本的廣告(廣告主有可能是華人)

下面一個是標準的泰式幽默廣告:為簡單的事情乾杯

看到這裡,我除了對泰國廣告深深服氣外,又有了新的疑惑在我腦海中:我倒很想看看泰國官方所做的政令宣導廣告,是不是一樣地幽默有趣?例如觀光勝地的愛滋病議題,還有,有沒有廣告提醒泰國勞工,出外打工必須要注意的事項?

 

2007年4月1日

好險,我不是記者

一九八五年我國中畢業,那時正面臨學業與方向的選擇。由於從小我就自認我有少許文字的能力,我的第一志願,就設定在世新編採與報業行政兩個科。那時候的電視台只有三家,報社也只有中時、聯合、中央、自立晚報等系統。黎智英那時在賣佐丹奴,林榮三也還在投資房地產,邱復生正在搞錄影帶事業。報禁未開,黨外雜誌倒是大行其道;電視台雖然只有三台,但總有人有辦法牽纜線看到摔角與裸女。當時父母親環顧周圍的媒體環境,深深覺得記者這條路沒有發展的空間,反倒是電子業正面臨轉型期,紛紛地向資訊產業發展。於是,在父母親的安排下,我去唸了電子科。

一九八八年,政府開放報禁,就連一天出版三大張也不再有上限。我那時聽到這個消息,只有一聲「啊!」,半晌我都說不出話來。報禁開放之初,正好發生許多重大新聞事件,活絡了媒體:一九八九天安門事變,中時記者徐宗懋被槍傷,台視記者劉忠繼被軟禁在飯店裡,記者成為了我們的耳目,把封閉的黑箱子打開,告訴大家現場正在發生的事情;自立晚報為了反對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報紙上登了好大的「痛心疾首」四個字。隨著TVBS 開台,建設公司買下地方報紙,然後轉型成全區型的報紙,開一個媒體變成了財團的「只要我願意,有什麼不可以?」

從那時起,因為媒體的百家爭鳴,記者雖然還是做「記者」的工作,但報導的內容上完全走了樣。新聞台報導淹水新聞,得要下去游泳;報導鬼屋新聞不過癮,還要加音效與視覺特效;報導新的醫學開刀方法,其實是某醫院間接打廣告。更別提某家新聞台的重點新聞,都是「雲林古坑有一家遊樂園...」

平面媒體還好,穩住了輿論這一塊空間,但卻經常淪入藍綠對立當中。換句話說,平面媒體批判己方政治陣營與批判對方的政治陣營,常常不成比例或有失公允。水果報紙進來台灣,開拓了第三市場空間,有一部分記者卻因此得到一個新的稱呼:「狗仔隊」-請問被稱呼到的人,你們覺淂好聽嗎?

當T台記者因獨家壓力而淪為黑道傳聲筒,我久久不能言語。我曾經嚮往過的職業早就在我心中幻滅。也許不能只怪他一人,要怪就怪整個媒體大環境的不健全。而今,網路已成為新的媒體,新聞不見得一定要由記者報導。像我現在寫部落格,多少滿足了當年的夢想。看著記者去應訊的畫面,也許這仍然是台灣記者的轉機。而對於我這個局外人來說,我只能很消極地說一句:

「好險,我不是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