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看電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看電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8月28日

《非常律師禹英禑》

 在疫情之下沒去電影院,所以在網路平台看得比較多。能夠讓我敲鍵盤寫心得感想的片子真的不多,《非常律師禹英禑》是我非常想推薦的影集。

以一個影視從業人員來看這部片,我非常理解所有幕前幕後工作人員在這部片上面所下的苦心:道具美術需要去收集所有跟鯨豚類有關的飾品、棉被、鑰匙圈、拖鞋、毛巾、絨毛玩具 (吐嘈一下:可惜睡衣不是);視覺特效要不計成本地在很難疊入影像的地方加入大翅鯨、藍鯨、殺人鯨等等自由游移的海洋哺乳類。一部劇情片(Drama) 電視劇仍然可以堆積出視覺的美感,比方說第一集的心理診所、每集出現的法庭,兩大律師事務所。我想在台灣的影視美術從業者會很羨慕接到大案子,可以盡情發揮設計長才,創造出劇情背景。

剛剛才知道,這個劇集的製作費是台幣四億多。四億!

即便我可以理性分析這齣戲成功的原因,我仍然可以跟著戲中的情節又哭又笑,那都是因為女主角的演技。女主角的身分是有"自閉症類群障礙 " 的菜鳥律師禹英禑,她自首爾大學法律系第一名畢業,她可以對法律條文到背如流過目不忘,她喜歡海洋鯨豚類哺乳動物,跟別人聊天也只能聊這個,但她卻有人際溝通障礙,她沒法通過辦公大樓的旋轉門,甚至連開瓶蓋喝飲料都覺得困難。她是個惹人憐愛的角色,即便她在大學時期的綽號是 "反一禑"(反正第一名都是禹英禑),她仍然要克服許多險阻才能在律師事務所工作。飾演這個角色的补恩斌需要有很快的語速,背誦熟練的法律條文,以及許多海洋哺乳類的知識-如果是我,我真的很願意聽禹英禑跟我說一下午的海洋哺乳類話題...

這部劇集可以成功的另一個理由是亞洲生活圈共同的話題:霸凌、職場競爭、法律事件與人性,甚至是男生喜歡聊當兵。無論是哪個國家的觀眾,都可以很容易進入劇集中所討論的話題,只有程度輕重多少的問題。講到這裡大概又要「反觀台灣影視圈」了,資本的確是個很大的門檻,這個劇集不是動作片,不是科幻片,沒有炸車子炸房子,單純的劇情片卻需要四億台幣,這就是國際化的格局了。再者若要我想出 「在台灣誰可以演出禹英禑?」我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就回答這個問題。

好啦,我想這次就做個快樂的觀眾,推坑大家收看!


2021年1月22日

合了我的胃口:建築迷眼中,橫山秀夫的《北光》

 可能是因為 2021 的台北國際書展即將開始,而橫山秀夫將會是本次國際書展的特別來賓,因此出版社開始動用資源,在網路上宣傳橫山秀夫以及他的小說新作《北光》-當我重修這篇文章的時候,2021 台北書展因為疫情已經停辦,不確定現在橫山秀夫是真的要入境,還是改以線上方式跟大家見面?

橫山秀夫說他這部小說寫了六年,可是一旦變成了電視劇,大概就是上下集,總共兩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我還沒有看小說,我是先完食了電視劇,而這個電視劇之所以合我胃口之處,正是因為主角是建築師。這部小說的主旨,關於漂泊,關於安定,關於家的定義。

剛才在網路上有幾頁「小說試讀」,小說裡的細節多很多,看來還是要買小說阿。

已離婚,還曾經被大型建築事務所辭退的建築師青瀨稔為委託者吉野陶太蓋了一座獨門獨戶的「 Y 宅邸」,而入選了《平成年 200 建築選》這個書裡面。使得青瀨名利雙收。可是完工後屋主並沒有住在屋內。這就是疑惑的起點:

a. 委託者吉野陶太明明一家很幸福地來找青瀨蓋房子,之後查訪的結果是在蓋房子之前,吉野已經離婚了。那為甚麼還要蓋房子?很幸福的一家,他們是什麼人?

b. 吉野委託青瀨建築師:「請蓋一棟你自己想住的房子。」於是青瀨使出渾身解數,而且還想到已經離婚的妻子,想要一棟「木頭蓋的房子」,就真的蓋出了一棟建築師自己想要住的房子。但,這個命題不是很奇怪嗎?

疑惑寫到這裡,就不破哏了。推理小說最厲害的地方是「布局」,然後最後圓回來。《北光》被宣傳為推理小說,可是這部小說當中沒有壞人,只是把故事的實情放在最後罷了。而我這個觀眾並沒有進行推理,只有一路看到最後而已...

好的,現在請讓我這個建築迷用建築角度解析:

故事的主角就是那棟入選「平成 200 建築選」的 Y 宅邸,當 NHK 提出要改編成電視劇的時候,橫山秀夫只說了一句話:「如果 Y 宅邸蓋得出來,就可以。」我猜作者寫小說的時候,應該已經把房子長得什麼樣,有一定的概念。當它成為劇中重要的景色時,它真的很不錯!坐北朝南,北方開大面窗,引入光線-這也是這部小說名《北光》的由來了。如果是東西向的房子,那麼陽光必定是刺眼的。南北向的房子才有較柔和的光線。房子的屋頂有三根「煙囪」,可是作用卻是引入光線到客廳,讓客廳的正中央有個「探照燈」的感覺。

打岔一下:我想起了我外婆家,三合院當中的灶腳。它的位置是在「正身」的角落。但不知道是誰的好點子,灶腳的屋頂竟然有兩片玻璃替代屋瓦!於是就有光引入了灶腳,也像是探照燈一樣照在灶上。因為空氣中的細微顆粒被光照射,甚至可以感覺的光是實體的存在...

「Y宅邸」採斜屋頂,防積雪;Y 宅邸的廚房設計仍然很日式,以外擴設計。Y 宅邸真的是青瀨稔心中的想望。

關於布魯諾陶特:德國建築師,不確定是否為猶太人,只知道他為了躲避納粹迫害,在 1933 年來到日本,而且住了三年。這位德國建築師對日本最大的貢獻在於以外部觀點發現了日本桂離宮的「現代價值」。桂離宮正確的讀法應該是「桂  離宮」,是日本皇室偶爾休憩的地方,建築非常簡約,沒有裝飾,只有四方白牆、木柱,看起來真的像是純白色的蒙德里安,並且與現代建築主義相呼應。陶特超喜歡桂 離宮,為了它寫了好幾本書,而他不喜歡裝飾過度的東照宮(德川家康家廟),由此形成了

桂離宮 VS  東照宮

簡約   VS  繁瑣裝飾

當然,後來有日本建築師(我忘了是誰)依此開始建立了日本文化 / 日本建築 的二元論,而且不需要說誰好誰不好:

彌生文化 VS  繩文文化,

也就是說,日本的建築,日本文化兼具有「簡約」與「繁瑣裝飾」這兩項特性。拿陶特進入小說裡,當然是因為他一生漂泊,他也一直在尋找一個家。從德國到日本,後來又拿到土耳其教職,最後在土耳其過世。而陶特對於日本建築理論建構,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再來就是小說中有意思的「藤宮春子」紀念館,採用 Y宅邸相同的概念,屋頂開光引入光線,照在藤宮春子的作品上。另外就是仿照 Y宅邸北面開大窗的概念,紀念館做了相同的設計。另外藤宮春子紀念館也採取斜屋頂,而且是由平面走上去的斜屋頂,台灣比較著名的斜屋頂應該是台東大學圖書館,因此劇中的紀念館,也趕上時代潮流了。

以上都是「只看電視劇」寫出來的東西,我覺得小說當中有更大的細節等待我去發掘。這仍然要敬佩 NHK 努力還原小說中的樣貌-

這是一次很成功的「文字轉影像」的範例。












2020年8月30日

時尚警世劇:《時尚品評家時尚子》


『耶格時尚子是家境優渥耶格家的獨生女,從小就受過完整良好的時尚訓練,可以一眼就辨識出家具餐具的設計者。因為某個特別的原因,她必須在二十五歲以前找到好品味的好房子以及好男人….』
這又是一個漫畫改編的作品。很簡單,是一個 「有品味的女生」去審查 ”有交往可能的男生,他所住的房子” 。通常見面第二次,時尚子就會對男生說「帶我去你家吧!」,然後男生就樂昏天或樂暈了頭,想說等一下會有好事發生,沒想到一進門才是評論的開始。也就是每集都對男生的住家發動體無完膚的批評,才會繼續有下一集,下一個男生的進展。
首集遇到的男生是個新創公司的社長,他把所有 ”很有品味”的東西湊在一起,反倒是一場災難。但我覺得目前最有趣的是第二集「平面設計師」男生,本來時尚子覺得他家簡約、沒有太多綴飾、風格樸素;不過從發現一張還沒撕除的商品標籤開始,整個大逆轉-原來這個男生全部都是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的桌子椅子櫃子枕頭床墊杯子餐具衣櫃,吃的東西也是無印良品的綠咖哩,衣櫃裡的衣服是完全照著無印良品衣服宣傳照所搭配,這個男生是一個徹頭徹尾被無印良品綁架的男生-是無印良品有品味,而男生只是 Follower 。最最令時尚子崩潰的是這個平面設計師的抵抗:他反駁說他使用蘋果電腦設計網頁,算是一個有品味的人-
結果,他所設計的網頁配色竟是赭紅配米黃!如果你買過無印的商品,大概知道我在說什麼。那簡直是完全浸泡在無印良品當中的人類,而這樣的人類還真不少。
這本來是漫畫改編,不過我也訝異改編後的電視節目可以拿無印良品來開砲。講到這裡,我還真要謝謝我太太,當年交往的時候來過我住的地方,雖然有過嚴厲的吐槽,我們最終還是可以一起打造我們的家。
對了,我寫這篇文章當中,「無印良品」也可以被「宜得利」或 「IKEA」所取代喔!切記切記。我鼓勵男生(尤其是單身男)找這齣戲來看,可以早點「避禍」或是「消災解厄」。
祝福所有單身男子。

2015年9月20日

從《天皇的御廚》,我所看見的日本歷史


我的日本歷史知識,都是由日劇、日本電影教給我的。從《龍馬傳》到《篤姬》、《八重之櫻》,每看一部日劇,我會自動去清查周邊資訊,以分辨真實歷史與戲劇之間的差異。再者,日本的歷史劇幾乎都集中在戰國時期與幕府末年(近代史),常常都是以某位日本歷史人物當主角,而其他人當配角,下一齣則換其他人當主角...在這樣不斷重疊演出之下,很多日本歷史人物的關係都可以弄得一清二楚。當然也有些「黑歷史」是日本戲劇不曾提及的:如何征服琉球,如何征服北海道,如何征服朝鮮、滿州,統治台灣....

而這部《天皇的御廚》,恰好是銜接從明治到昭和時期的庶民歷史,也正好可以從編劇的眼光當中,知道那時候的日本人在想些什麼。主角名叫秋山篤藏,從一個不知道該做什麼好的小屁孩,一歩一歩地走向自己的廚師人生,繼而成為天皇的御廚。戲劇是由小說改編而成,而小說更是由真人真事做為寫作的根據。不過因為是小說,因此故事中的主角與真實的人物名字差了一個字,小說也可以更自由自在地加入作者想要添加的東西。這次從小說到戲劇,又再改編了一次,但基本上,發生的年代時序是不變的,戲劇的故事對白則更貼近現代社會的脈動。

戲劇的主人翁「秋山篤藏」生於明治年間,那是個維新的年代,新事物不斷地被引進日本,食材也是。例如蝸牛入菜,例如四隻腳的牛肉可食用,都是明治時代的事物。一如秋山篤藏的哥哥在東京學法律,那個年代的日本人都希望向外國學習工程、政治、法律,因此留學的國家以德國、英國為主。若是當時候說要去法國學習美術、烹飪,都算是少數中的少數。秋山篤藏得到「前妻」的諒解(後來還是團圓),大哥預先拿自己的家族繼承份額給他,他才有辦法前往法國麗滋酒店,從學徒開始做起。透過編劇的台詞,篤藏妻子的旁白(黑木華飾),這個篤藏的個人發展與日本邁向大國的發展史連結在一塊:篤藏從小屁孩變成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男人,日本也從法國人口中的「黃色猴子」,與歐洲強國平起坐。

每一集戲劇一開始,篤藏的老婆旁白就會大致上交代那年發生什麼事:例如打贏日俄戰爭,例如滿州國成立。但是卻都沒有交待,篤藏對這些世界大事的看法,似乎要到了篤藏進了宮內廳當御廚,篤藏才會有知覺,自己是跟世界大事是連結在一起的。

感謝日劇,我把日本近代史的年號、天皇都背了下來。這對理解臺灣史有相當的必要性。這齣戲讓我知道當時的日本人在想什麼,而現在的日本人(編劇)在想什麼。日本人因為「黑船來襲」事件開始,深深地感到自身科技的不足,便開始向外學習。明治時期算是「投資」,到大正、昭和時期,就算是驗收回本了。歐美列強有什麼東西,他們也想要相同的東西:歐洲有航海術,日本就去學航海術;歐美國家四處佔領殖民地,日本最後也就取得了一塊殖民地-臺灣。日本求的是與大國平起平坐的地位。一如篤藏被召回國,辦理大正天皇的登基宴會,這件事情是要證明「他們也能辦出一流的西洋宴會」。大正天皇在位不久,關西大地震接踵而至。篤藏與他太太所想到的都是災民,顯示了日本人的國家社會意識高於家庭-
換成在其他國家,應該會先確認家族成員的存活吧?

昭和天皇即位,要接待滿州國溥儀(溥儀真的去過日本),那一餐,溥儀的隨從人員把篤藏製作的精緻餐點全部都翻了一遍,溥儀隨從怕的是溥儀被謀殺,但篤藏關心的卻是「他的廚藝被毀了」,篤藏要等別人告訴他這樣的國際情勢,他才能理解,但從戲劇來看,他未必感同身受,未必能理解溥儀當時又驚又怕的情緒。對於篤藏而言,他只要忠心耿耿地服侍日本天皇。其他的,似乎都不在他的關心範圍之內。

然後就是二戰,編劇只有小力地鞭了一下軍國主義:陸軍軍部吃得比天皇好得太多,御膳房有好幾位年輕廚師都被徵召去打仗。但是不論篤藏,或是他的妻子,或是劇中的其他人,都沒有任何對戰爭有批判的說法,就連昭和天皇都願意與庶民百姓吃相同的食物,「大家要忍耐」。我的質疑是:沒人攔得住這些軍人嗎?軍人都說是「為天皇而戰」,軍部要出兵,都需要天皇的印章。天皇需不需要對戰爭負責,至今仍是歷史學家爭論的議題。

日本戰敗之後,進入了「同盟國軍事占領日本」時期。這個時期有六年之久,同盟國軍隊(主要是美國)透過日本政府管理日本國土,也開始選擇戰犯-天皇當然也是戰犯選項之一。篤藏最擔心的是「天皇會不會受到懲處」,篤藏為了天皇不被當成戰犯審判,努力討好同盟國占領軍,要求來者不拒,凡是做三明治、到府做菜、甚至扮成鴨子,任佔領軍羞辱也OK....

「只要天皇沒事,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天皇子民的心裡,都是這麼想的。劇情只呈現了日本人戰敗受辱,但,其他地方受戰爭所害的人們呢?

最終,天皇沒事。天皇就象徵日本國,天皇是日本國牢不可分的的一部分。正如宇佐美主廚所說的「天皇像是味增」的言論,我可以理解他這麼說,但我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理解天皇與神格之間的關係。中國皇帝都稱「天子」,但仍然有被推翻的一天,日本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的神格化的地位,是我這個外國人難以想像的。同盟國佔領期間,曾經想要廢除天皇,但最終能夠理解,這是實務上的不可能,只能讓天皇走下神壇,放棄神格地位。

最後還是回到老話:我很喜歡日劇,因為製作成本高,因為考究扎實。《天皇的御廚》讓我看見日本人的樣子,不過日本的歷史劇一直都是呈現「好的那一面」,有另外一面都是避而不談的。

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2014年5月25日

此時此刻推薦的日劇-《咖啡屋的人們》


一開始只是想找部日劇看。

然後看到了「咖啡」二字;

然後又知道是 NHK 製作的,接著知道是今年四月六號開始每星期天晚上十點播出,一共只有五集,一集四十九分鐘。

故事的主角是因為殺人罪被關了十三年之後,出獄繼承父親咖啡屋的男主角宗田行介,另一位女主角是被害人的妻子柏木冬子。咖啡屋開在東京近郊的商店街附近,因為這條商店街,也就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雖然這樣的故事架構還蠻類似《深夜食堂》,但比較不同的是這部戲角色固定,有照顧臥病太太的老警察,洗衣店夫婦、日式菓子店的高中女兒、愛打拳擊的高中生、花店老闆與小三、居酒屋老闆娘。五集像是獨立的故事,但又是連續劇-後來才知道,這是小說作家池野陽所寫的短篇小說架構,以咖啡屋老闆為主,展開一個個的故事。《深夜食堂》可以介紹一道又一道的美食,但我想這個咖啡屋的靈魂,就是咖啡屋的主人了。

之所以說「此時此刻推薦」,在於這齣戲的療癒力量。每一則故事都有一些「踰越道德」的情況,但相對於因為殺人罪而坐牢十三年的宗田行介而言,這些問題都變得渺小。宗田行介雖然已經出獄,卻仍然生活在悔恨當中-「殺過人的人,就不配稱為人了」。每一則故事的背後有著更深層的原因:洗衣店老闆有出軌婚外情,退休老警察曾經想要掐死臥病在床的妻子,菓子店的高中女兒曾經想要賣掉自己的初夜,花店老闆與小三以及剛出獄想改邪歸正的小偷....這些故事背後都有原因,而這些故事最後得到了諒解與接納,身為觀眾的我,也能夠理解劇中人物所面臨的處境。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情節主幹是宗田行介面對被害人的妻子柏木冬子。一開始是冬子以顧客方式去想看看殺人兇手的模樣(兇殺案期間雙方沒見過面,律師出庭),所以變成「觀眾知情,女主角知情,但男主角不知情」的情況。在這五集當中,他們共同幫忙解決別人的困境,也漸漸產生情愫。我唯一不能夠認同的是在「劇情合理化」之下,被害者青野的工作是「黑道收帳人」,而宗田行介當年是看不慣收帳人在葬禮還要去收奠儀抵債,憤而推了青野一把,導致青野頭部撞牆致死。正因為這樣設定被害人,又過了十三年,所以被害人的妻子是有可能與加害人產生感情的-

但如果被害人並不是這樣的角色,是不是就演不下去了?另外「男主角泡的咖啡具有神奇的心理療癒功效」,其實源自於男主角坐牢十三年的體驗。我很相信男主角即便是賣愛玉冰或奶茶,也具有療癒效果了。(這是說給台灣的編劇聽的)


日劇的製作精良就不再複述,我比較想提及的是NHK 選定這位池野陽的小說改編成周日晚間的電視劇,想法頗為先進。劇中出現高中女生想賣初夜,高中男生想對母親施暴,日本黑道如何脅迫別人,都有很深刻的描述。我不知道像這樣的情節,台灣公共電視是否有可能接受?

還是很推薦各位看這齣戲,「一杯咖啡,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

2014年1月31日

春節到了,哪些日本電視節目可以看?


這篇文章看來晚了一些,但看在春節假期還有好幾天的份上,我可以推薦以下「網路上找得到的電視節目」,提供各位在年節時刻,窩在家裡殺時間又可以吸收知識:

2007年5月6日

給Gibbs 的公開信

Dear Leroy Jethro Gibbs:

)*&(^%$#@!.....................。

為了陳述方便,我還是寫中文給你好了。我是在去年的台灣公共電視頻道認識你,知道你在美國的一個執法調查單位工作-NCIS。當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你滿頭的白髮讓我想起《天龍特攻隊》的泥巴。再一眼盯著你,我只有一個想法:怎會有男人到老都很帥?你有沒有想過參加PEOPLE雜誌舉辦 的性感男人選拔?

正因為你的出現,我才知道,美國的軍種,除了陸軍、海軍、空軍以外,「海陸」是美國的第四種軍種,與其他三種平起平坐;而以前在美國電影裡看到「Don't MOVE! FBI!」或是CIA,現在還知道有NCIS 還有陸軍犯罪調查處......縮寫龐雜與部門眾多搞得老百姓不知如何是好。記得有一回你在萬聖節晚上去人家的PARTY 查案,人家還問你說帽子上的縮寫是不是錯了,是不是應該寫成CSI.....

其實,我最想告訴你的就是:我超崇拜你的團隊!好像大家都知道他們的份內工作是甚麼。你只要喊名字,你的屬下就會直接回應立刻該做的事情。你總是邊走邊聽目標地點,還沒走出大門就可以掌握大部分的訊息,出門只是去逮人而已。根據我的估算,你們偵辦一件案子的時間大概是兩到三天,有些擄人案在昨晚發生,今天就得偵破;有些案子則必須跑指紋資料庫,或是用交集方式尋找嫌疑犯,這會比較久一點,Abby 跟菜鳥 McGee還得留下來加班。如果案子陷入膠著,你就會回家拿起刨木工具造小船,隔天就迎刃而解....怪了,你不是個性子很急的人嗎?

你算是一個很有正義感的人,可是你也有你的價值觀:

有次幫派份子謀殺了軍人,但你找不到殺人直接證據,只能證明這個幫派份子假傳聖旨冒充已死的老大,你把事實真相告訴其他幫會份子,然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最近一次是一名軍人在伊拉克服役時認識當地的女孩,希望把她帶回美國,這名軍人(Gibbs 前任老闆的兒子)與人蛇集團勾結,用空運貨櫃把人進到美國,不料與人蛇集團起衝突,軍人死了,但伊拉克女孩已經懷孕。你最後決定只偵辦命案,偷渡案就當作不存在...

你對辦案很在行,但你可能對異性關係沒辦法掌握得像Tony Dinozzo 這般如魚得水-這可能跟你第一任妻子被害有關。有次Dinozzo 問你說,你是否有過室友?你竟然回答說:「我有三個前妻,你說呢?」

我從來不知道你有沒有吃晚餐,我只知道你會深夜買外賣,偶爾跟你的上司一起吃,但不會讓屬下看見。你其實還有很多祕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臉上總是不苟言笑。我相信,世界上多幾個像你這樣的團隊,犯罪率會降低很多,世界上的壞人也會少很多。但是,也建議你要組織一個家庭,一個支持你工作的家庭。最後提醒你,多點笑容,多給你的團隊鼓勵與讚美,讓他們知道,他們是最棒的。

最後,祝

勇往直前

                                                                Stingray 敬上

2006年4月14日

歷史、小說、故事以及戲劇

從古至今,由真實歷史改編成戲劇,或由「歷史小說」,或是真實故事改編成戲劇者,不知凡幾。不過,觀眾大多能區別:《康熙帝國》電視劇改編自二月河的小說,《漢武大帝》電視劇改編自《漢書》、《史記》;近一點的來說,公視的《四十五度 C天空下》取材自連加恩的故事,但為了使視野以及情節更豐富,劇中主人翁的名字改為連懷恩,並且在每集劇末打上字幕,以提醒觀眾。《浪淘沙》取自東方白的小說,劇中主角名叫「丘雅信」,實際上是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的故事,但是為了有更多的發揮空間,東方白用了別的名字去進行「創作」。


上述的故事,皆「有所本」,使得觀眾很容易認清楚,這是真實故事或是戲劇。


目前,在公視以及民視播出的電視劇《美麗人生》卻犯了大忌,用真實姓名卻「篩選」故事情節,一般觀眾真的不容易分辨出真偽。此劇講述的是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先生的故事,但是在此劇中,創辦台灣民報的人成了「邱江水」,杜聰明博士的得意門生,研究蛇毒的專家成了「李振華」。略讀台灣史的人,應該都知道,上述二位指的是蔣渭水以及李鎮源,但不知為何不能使用真名?更離奇的是,劇中未提及杜聰明先生的壯舉-前往中國大陸意欲刺殺袁世凱,也未提及他的要好朋友「邱江水」先生出殯時的大眾葬,起碼此二人有深交,杜博士不可能沒反應。雖然本劇把大部分史實都有提及,目前看來,虛構的成分也不少。而本劇是在公視播出,不可不慎。


總而言之,可否請製作單位在每集片頭註明,這是戲劇或是真實故事?參考資料與取材從何而來?最起碼,不要忘了,請打上編劇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