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5日

論 器材

 實話說,拍片器材只分成兩種:『甲方器材』與「乙方器材」。

『甲方器材』指的是在接案拍片的時候,甲方業主希望你帶過去現場的器材,夠專業、夠鎮得住場面。這一般會出現在婚禮紀錄與活動紀錄的場合中,甲方就在現場,因此你所攜帶到現場的器材,等同於你的實力。所以這時候婚禮現場可能出現「火力展示」:鏡頭三顆以上、高感光的相機、 500 watts 以上的燈,甚至有綁在腰上面的 steady cam 等等。這一切都是要讓甲方相信,你可以把事情做好。

至於『乙方器材』則是乙方以技術與知識評估,用哪些器材就夠了,不需要太誇張地購買昂貴設備。我個人認為昂貴的器材是用來應付極端的環境,例如超亮的太陽或是超黑的夜晚。事實上,製作電視節目的時候,『甲方』-也就是電視台,他們沒有到現場,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用的是什麼器材。另一種情況是因疫情之下需要進行活動直播與線上分享,甲方不在現場,也不會知道我們帶了什麼器材。

其實最近的一次電視節目拍攝,我偷渡了一個 iphone 7 plus 所拍攝的鏡頭。如果各位有細看新聞台,很容易覺察某些新聞採訪是用手機拍攝的。

前一陣子家中大掃除的時候,找到好幾包還沒開封的空白DV 帶,我 po 上社團問問看有誰要,免費贈送,想不到還有人要收!收的人也是一位攝影師,他家中還有完整的 DV 帶攝錄轉檔系統。

在那時 2022 年,電腦上面還附著 1394 port ,還繼續使用,也算是奇蹟了。

這位攝影師很感謝我送他 DV 帶,他主要製作的就是 “低科技感”的影像,並且常常與藝術家合作。後來他有分享影片給我看:某個出道不久的樂團,使用 DV 來拍攝 MV ,故意製造一種低解析度、畫質不好的感覺,讓整個樂團有九零年代的 Feel。

好的,走筆至今,只是為了「該買什麼攝錄機」而煩惱。如果不接案而單純走創作的路線,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也就不用他人置喙。也順便向各位 “未來的甲方” 宣告:請各位甲方放心,我們接案以後赴現場所攜帶的器材一定是經過評估,不夠我們自己會去另外租設備,希望各位甲方理解,不是攜帶最貴的器材就可以交付最精彩的影片。

以上說明。





2023年1月22日

九零年代,我所經歷過的半導體故事 (2)

上回提到公司的主力商品其實是家用遊戲機內部的核心關鍵IC,這次要談談後續的發展。

前篇所提到的遊戲主機其實是八位元的,但十六位元已經開始在PC 上發展,遊戲機當然也不落人後。很快的,十六位元遊戲機開始上市,公司立刻買了一部回來,拆機後發現裡面有三顆為一組的大型的 VLSI:每一顆四邊都有四十隻腳,一顆就有 160 隻腳,可見 IC 的複雜程度。

我那時候只是剛畢業、工作滿一年左右的小夥子,還搞不懂公司是如何做決策;不過很快地我就知道,「他們」決定(甚至是決心)要把這台十六位元主機給造出來。

我很記得那天的 "誓師大會":做機殼的廠商、做電路板的廠商、搖桿廠商、周邊輸出入IC 廠商、甚至是下游的IC 製造商,他們都來了。我從他們的眼神中知道:只要這三顆IC 造得出來,那這部十六位元主機肯定沒問題。隨後就展開我先前提過的技術動作:IC 開蓋,用顯微鏡拍下局部,然後在地板上把照片拼貼起來。那時為了要在地板上 "展開IC" ,所以研發部的地板上特別鋪上地毯,研發人員就直接在地毯上趴、跪、貼,很像是在玩一個四坪大的拼圖。而在另一個研究室當中,由其他同事研究外部電路匹配,來確認每隻腳位的名稱與功能。所以在那時我們就有了上班福利:午休時候可以在實驗室玩電玩。

不過說實話,這套三顆IC 的確很不好弄,三顆IC 光是拼貼拍照就大概花了一年時間。那時候是有畫圖 layout 的軟體,可是都還沒達到可以模擬電路運作的程度。於是乎「抓臭蟲」的方式變成

a.先做出 IC

b. 放到電路板上實際運作

c. 評估是應該改 IC 還是改電路 

d. 有必要的話,回到第一步驟

從誓師大會到真的可以在電路板上面運作,大約花了一年半時間,但還是有信號不穩定、玩遊戲可能會中途停頓的問題。接踵而至的最大悲劇消息來了:原廠的板子已經改成 "兩顆IC為一組",那麼目前躺在我們實驗室,還沒上市的IC,就被打成了 "舊版本" ,即便你搞出來可以上市,早就晚人家一代到兩代。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台十六位元遊戲機,在市面上看到 "相容機"的機率非常少的緣故。

我在這家公司只待了兩年,但很幸運,工作第一年就遇到全部員工國外旅遊:滿一年公司全額支付,為滿一年公司支付百分之四十。因此在這樣的 IC Design House 當中,「賭對產品很重要」,而且還要時時觀察市場變化。唯有高密度、高複雜度的IC 才會有單價高的情況。

這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這家公司還在,但似乎是引進新的投資人,董事長已經不是原來的創辦人了。 


2023年1月14日

九零年代,我所經歷的半導體故事(1)

 

既然大家都說台積電、半導體業是台灣的護國神山,我覺得我應該要好好來分享,我所經歷過的半導體產業故事。

因為扁平足的緣故,我二十歲 (1990) 五專畢業就不用當兵,也拿了成功嶺役期來抵,之後就直接進入就業市場,我去了一家 IC 設計公司,以業界的術語稱為 " IC Design House" ,這個意思是這家公司純粹做積體電路設計,設計圖再拿去給類似聯電、台積電、華邦這樣的製造公司去生產。

在 1990 年代,我工作的這家 Design House 所設計的都被稱為「消費型IC」,舉例說明:

編碼 / 解碼器,常常就是使用在汽機車遙控器上面。那時候有 10 bits, 12 bits 版本,換句話說是有可能每隔 1024 部汽車或 4096 部汽車之後,遙控器編碼是相同的,也就是「打得開車門」的意思。

鋼琴鉛筆盒,裡面有一顆IC ,再加上一顆鈕扣電池,使得小朋友的文具盒附帶可以"彈鋼琴";

跳舞可樂罐,可樂罐裡面有機械裝置以及一顆 IC 控制

語音卡片,打開卡片會唱生日快樂歌,或者讓絨毛玩具會說話之類的。

三段式 110V 功率控制IC,利用聲控(拍手)或觸摸來改變功率,這常常應用在檯燈(觸控)或是天花板風扇(聲控或是拍手)上面,控制大中小三段功率。

緊接著就比較容易理解我在裡面擔任的工作:應用工程師。這個職位是在業務部之內,直白來說,

「買 IC 送周邊電路圖,還送售後服務」

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在公司的實驗室裡面研究電路,然後畫IC 的應用線路圖,成功以後就整個送給廠商(玩具商、檯燈廠商、吊扇廠商)。事實上是他們造型設計比較強,內部電路就交給 IC Design house 了。我那時常常因為工作需求,會去看玩具展、燈具展、禮品展。

各位還記不記得,曾經流行過原子筆上面附帶 LCD 時鐘?

我當時候還有另一項任務: IC DeCAP ,白話來說叫做「IC 開蓋」,就是取得他人優秀的 IC 產品,在IC 的塑膠封裝上面,塗抹上腐蝕性的溶劑,並且加熱,之後就會出現內部裸露的晶片。接著就是放置在顯微鏡底下拍照,想辦法拼湊出 IC 內部的線路圖-

不過,在我進入這家公司之前,其實公司有一項最賣座的產品:日商家庭遊戲機內部的關鍵IC,我怕搜尋引擎找到關鍵字,不想講得太明顯。這顆IC 還分成「合腳位」「不合腳位」兩款。想當然耳,「合腳位」的 IC 就是幾乎整台遊戲機全抄,包含電路板甚至IC、外部機殼、所有零組件等等。「不合腳位」的可稱為「相容型遊戲機」,可執行大概九成九的遊戲。

這個日商的家庭遊戲機造價低廉,而且遊戲眾多,形成了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台的盛況,因此「相容型」的台製機也賣得嚇嚇叫,其核心關鍵也是 IC。而且在那時就已經形成一個「台製遊戲機產業鏈」:有人做搖桿,有人做機殼,有人做電路板,

然後最大的關鍵是:台灣人把 IC 做了出來。 

檯面上,公司的IC 都是拿得出去商展的小玩意,殊不知最賺錢的還是「這個」。

就我的理解,當時的智慧財產權還算寬鬆,只要 IC 內部的 LAYOUT(電路布局) 不要完全一樣,就算功能一樣,也很難判定是抄襲。

這大概算是台灣半導體產業走到「進小學」階段,Design House 學習他人IC設計,使得下游的 IC 製造廠有產量可接,讓台灣IC產業「正向循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