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在這個節骨眼上…

我剛過完三十九歲生日。過了那天以後,其實就可以算是四十歲了。

我週圍的朋友同學也都在四十歲左右,對男人而言,真的是個節骨眼。當我跟同學朋友們透過傳訊系統,透過電話聊天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一件事情是真的:人生太短,而沒做完的事情,沒達成的目標還很多。小孩還沒長大,房屋貸款還沒付清,事業沒有成就,而我們,已經步入中年前期了。

相識二十年的同學馬丁,跑去爬大霸尖山,說是給自己的四十歲禮物。他說:「『四十歲,男人只剩一張嘴』電視上都這麼說。」

而加諸在四十歲男人的「另一個節骨眼」是金融海嘯,四十歲的男人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我們只能緊緊抓住工作,連抬個頭向外望都不敢。另外一位以前的同事,轉任到大型的製造廠,原本轉職的薪水比以前高,但公司最近剛裁過一批人,他在擔心刀子會不會向他的部門揮去。另一位小有成就,代理電子零件販賣的朋友,這一陣子的活動是「多讀點書、多運動」。

生日那一天,我回顧起今年的種種過往:我今年算是有點小成就:有一部電視劇在公視上映;但是後來啥子都沒有發生;圈內人說得對:有在拍片的時間,會感覺比較實在,其餘都是空的。如果沒有用工作塞滿時間,那個無法思考的腦袋又能做甚麼?

而這一年,也是我突然覺得成長快速的一年,或是說,終於了解真相的一年。我突然理解了許多的人際關係,也突然覺得世界的冷酷才是真象;環境不需要對我仁慈,世界沒有想像中的美好。

時間過得飛快,我卻是無能為力阻擋。每天下午睡過午覺之後,立刻就感覺今天就要過完了;每個星期六日突然就在呆坐的書桌前過去了;兩個星期換一次的隱形眼鏡好像也感覺像是「日拋」的樣子。我開始惶恐,開始回顧過去的時光,開始檢驗過去的自己相信的真理。開始覺得太陽下山到日出比摩天輪轉一圈都快。

沒寫完的殘稿,放在資料夾的某個角落中,這裡一篇那裏一篇的,打了幾個字就存檔。

這篇部落格是我最近唯一寫完的短文章。

2008年10月19日

推薦書:《小導演失業日記-黃金魚將撒母耳》

 

說真的,這本書難得。

一般出版社為導演出書,不外乎有下列幾個理由:導演即將退休,甚至剛過世,出版社就弄出一本評傳或是紀念文集;另一個是導演當紅,前半生的故事大概已經可以寫成傳記故事-可是,還沒發跡的導演,會有人要替他出書嗎?

P1040248沒有人會想要關注導演發跡前的生活樣貌,除了這一本。這本書的首次出版日期是 2002 年十月分,那時的小魏導演剛取得《賽德克‧巴萊》的優良電影劇本獎,他正在寫《火焚之軀-西拉雅》的電影劇本。雖然小魏導演已經拍攝短片拿了不少獎,做過兩部大型商業製作國片的副導演,可是還是沒有第一部自己的35mm 商業製作長片…。在那段苦悶的時光中,魏導寫下了這本書。

書裡的內容結構跟魏導的第一部商業電影類似,書中有「我」以及「黃金魚將」兩個第一人稱,「他們」在不同的日期中抒發感想;電影裡面則是六十年前與現在的愛情故事相互呼應。套句電影專有名詞,叫「交互剪接」,其實書中的「他們」指的是小魏導演的外在環境與內在想法。

我必須向小魏導演深深一鞠躬,這本書真的是「自己切心剖腹給人看」。小魏導演在書裡面寫下了偷偷塞錢給他的母親、想當遠洋漁船船員的父親,可愛的姪女、有潔癖的丈母娘,還有常常跟他爭執的老婆。魏導的母系血緣有著平地原住民血統,家族中大概三代以前就是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看完電影再看這本書,一切就變得有跡可循。例如想當遠洋漁船船員的魏父,在漁港內偷偷買了艘小舢舨船,然後還對著魏導問說:「你看!這海這麼漂亮,你們拍片怎麼不會想到要拍海呢?」又如小魏導演寫西拉雅的故事,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跟影評人講說:「我是台南人耶!」因此,電影中努力了十五年而回到了家鄉的搖滾歌手,其心境大概就是魏導的自況了。

此書裡面的另一主角是一隻被養在缸裡的金魚,它自比為王,決心不讓這個魚缸限制了它的自由。而從魚的角度看小魏導演,我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有謀略的導演,他知道在甚麼時間,甚麼地點該出手,他並不是個夢想過頭的人。他知道,想要達成目標,步驟一該做甚麼,步驟二要做甚麼…。我甚至想到了魏導首部的商業製作,是在今年的八月二十二日上映,很明顯地,這部片想閃躲暑假大片,選在即將開學以前上映,這應該也是策略的一部分吧。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魏導演提到了二十歲學校畢業前,參加大專運動會一萬公尺的賽跑,結果沒跑完,他自己從運動場的跑道直接跑了出去,而最後一位跑完全程的選手,比小魏導演平常練習的時間還多了三分鐘-這件事一直令他視為恥辱。這也許是小魏導演從此以後永遠不放棄的原因吧。放棄了,那就是一輩子無法面對的遺憾;放棄了,該如何面對年老的自己…

沒成名的小魏導演寫書,成了名的魏德聖導演拍電影,兩相對照之下是可以看得出前因後果,以及小魏導演的個人特質。在台灣電影史幾乎要成為斷代史的情況下,小魏導演的出現可以讓台灣電影史繼續寫下去,功勞一件。在我身旁的朋友,我們都希望,我們能夠讓台灣電影史可以繼續寫下去…

2008年9月14日

「國片起飛」「國片復興年」是這樣嗎?不對喔...

《臥虎藏龍》的時候,我們有這樣的感覺。

《雙瞳》的時候,我們也有過類似的感覺。

《天邊一朵雲》上映的時候,也有人這麼說過。

《不能說的秘密》放映時,也是有報紙這樣刊。

《色戒》上映的時候,好像一個新的時代來臨...

但是,這些現象就像雙瞳的側拍紀錄片片名一樣,叫「過境」。而且,上述電影的背後,都有國外資金支持。

我們來看看「純種國片」的情況吧。會拿錢出來的,只有新聞局輔導金。所以......

在2008 年以前,我實在想不到值得讚美的例子。

《藍色大門》可能可以稍微稱許一下,而《穿牆人》不到一星期下片,《六號出口》也賠錢,更神奇的是《神選者》沒上片,投資者倒了;《歧路天堂》到目前為止還沒上片。甩開輔導金不談,也只有一部《白銀帝國》,這是郭董投資的電影,據說是電影攝影機「雙機拍攝」,2007 年一月殺青,到現在不知道在哪裡。而到今年,我們才看見《流浪神狗人》,《九降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海角七號》、《漂浪青春》、《囧男孩》,後續還會有《一八九五乙未》、《停車》...。這裡面最大的好消息是:只有《九降風》用到了香港資金,其他都是台灣本地的資金;但是壞消息是:所有片子的資金來源都跟新聞局輔導金相關,更壞的消息是:《練習曲》、《最遙遠的距離》、《海角七號》都聽到了導演背債的壯烈事蹟。

所以,想要「國片起飛」,「國片復興」最重要的有兩項因素:劇本與資金。前者其實問題不大,年年都有電影劇本獎,只是以前的創作者走個人主義路線,忘記了觀眾的需要,後者則是最大的因素了:

有資金的人不懂電影運作,懂電影的人不懂得去跟金主打交道。

《囧男孩》的拍攝資金大約是一千五百萬新台幣,這大概是台北市大安區一棟三十坪公寓的價錢;而如果宗教界人士出面喊一聲,大概魏德聖的五千萬可以在不到一星期以內湊齊。重點是:出錢的人必須要知道,這些錢丟下去,大概會有多少回收,而這些數據,台灣已經快要二十年沒有紀錄了。

打岔一下,我想提一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來做舉證說明。自2005 年開始,增設的這個獎項,我們先來瀏覽一下得獎者:

2005        無米樂

2006        一年之初

2007       黑眼圈

2008      海角七號

《一年之初》的資金狀況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其他三部片的導演都是在負債狀況下完成的。所以對於我而言,「台灣電影起飛」「台灣電影復興」必須要具備下列條件:

a. 台北電影節的百萬首獎不再出現負債的導演

b. 台灣的導演必須得到合理的報酬

c. 電影裡面該有的都有。拍籃球比賽的劇情就應該把體育館坐滿,應該打燈三顆的,不能只打一顆。

d. 每年起碼產生二十部台灣電影,每部可以在戲院起碼放映四個星期。

快要寫完的時候,又聽到一些新聞:蔡明亮導演跑去永和開咖啡店,目前又聽到三部國片開拍的消息。

所以....今年是國片起飛年嗎?

還沒啦。還早。

2008年8月16日

謝謝 Teresa 老師:《錄鬼簿》的英譯字幕完成了!

《錄鬼簿》這部片,在公共電視台被放映過四次,之後多虧犬馬先生,辦理高中文學營隊的時候,還當成是活動的一部分。然後....就暫時停了。

我可不願意就這樣罷手。我知道還有許多可能的機會,例如:台北電影節,上海電視節、亞洲電視節...而參加這些影展之前的最重要工作,就是要弄個英譯字幕,以符合各項影展的規定。我找到teresa 老師,老師是在台灣唸英文,到美洲新大陸念電影理論。很謝謝老師,老師一口就答應了。

這部片的第一個問題是:英文片名是什麼?本來是想「含蓄地」直譯,使用 "Index" 或是"Guide",鬼就是使用"Ghost"囉!但最後拍板定案,我們這部片的英文片名是:" The list of Immortals",這個字也請客倌們自個兒查。

接下來就是照對白翻譯,比較難翻譯的大概是中文詩句,例如「路長人困蹇驢嘶」,蘇軾的詩還好,網路上有大量的解釋資料;接著是AV 女優的名字:川島和津實英文名字叫"Azumi Kawashima",古代奇書《玉蒲團》是"Sex and Zen",《紅樓夢》是"Dream of the red chamber"。其實最難翻譯的是千字文,「毛施淑姿,工顰言笑」這句話短短的八個中文字,翻譯成英文的時候,變成了十二個英文字(Word)。

《錄鬼簿》這部影片所出現的文學名詞頗多,有些劇中出現的文學作品可能還沒有出版到中文以外的文字。不過《錄鬼簿》的精神其實不難:「執著」二字而已。這個外國人都應該懂。我倒是很好奇想知道:完全對中國文學陌生的其他觀眾,不知道是否能看懂這部片?

2008年8月5日

小學妹,歡迎加入!

-回應小蝶,一位即將在暑假過後要去念電影系的新生

小蝶好:

聽到你要去念電影系,在第一時間,我真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謝謝我的建議?該恭喜嗎?要是以後你找不到工作,不會找我算帳吧?

我來說說我的經驗吧,給你做參考。

在電影系,尤其是進修推廣部,你的同班同學們會很有趣。很多人是像你一樣高中畢業考上的,有少數人是只想拿大學學位,又有另外一群人是高中畢業以後就在業界工作,工作了一陣子之後再回來上課。所以,班上同學的年紀會差很多,班上同學對電影熱愛的程度,也會有冷熱程度差別。不知你這一屆的錄取率是低還是高?倘若競爭越激烈,我相信你的同班同學們對電影熱愛的程度越高。

我很相信,大一的第一次小組拍片,對每個同學會有「命運性、決定性」的影響。大一第一次拍片只拍DV,很輕便,所有同學們都躍躍欲試;只是,人的因素決定了很多事情。同學們都不知道彼此的個性,有人天生浪漫會遲到,有人專注精神,開始指揮同學;有人則從來不說自己的意見,等到大家決定好了又反悔。拍完大一的第一次分組拍片,所有同學都將會意識到「我適不適合拍片」。我還記得,頭一次拍片,帶最多的東西反而是零食。小蝶,我想告訴你的是,頭一次拍片,可以多帶一些水,零食不要帶多,多專注在工作上、團隊合作上,你應該會有所成長。拍完片,還沒有開始剪接,就會有人哇哇叫:「天氣三十五度,還要去拍片,拍一整天!」這群人,日後大概就是想寫劇本、做後製了。

大二開始拍電影底片,又是一個興奮的開始。你會開始使用 BOLEX,你會考慮更多拍攝條件:光線明亮、鏡頭選擇、底片曝光值;拍完後結果不慎碰到神經大條的同學,讓底片全曝光,整組同學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如果拍得OK,那麼可以先去看一下《新天堂樂園》或是《鬥陣俱樂部》,裡面有些情節提到最原始的剪接方式。我曾經有一個時期迷戀電影底片,還把垃圾桶裡面的片子撿起來當寶貝收藏;現在,看到電影底片,很稀疏平常。

大三大四開始拍攝稍微長一點的片子,我們那時是全班拍一部片,有人收音,有人當燈光,有人做美術、製片、攝影、導演、副導...大家從各自的崗位上,吸收了不同的知識與專業技能。因為全班人數不多,分配到各個職務上,剛剛好。我很珍惜全班一起拍一部片的感覺,因為全班共同拍一部片,大家一起吃便當,晚上喝啤酒聊天,在九份過夜,迎接九份早晨的山嵐...想到這些,其實想到都會微笑。

好吧,我承認我迷戀整個拍攝電影的過程,我從不覺得扛腳架會苦,扛發電機會苦,架燈光會苦。我反倒覺得扛起來的感覺很踏實,好像有些希望,有些憧憬,有些責任,有些迷惘,它們都壓在你的背上,肩上-

我說太多了。說的都還是我的主觀。總而言之,念電影系的學校生活,肯定跟只在教室上課的學生生活大不相同。

小蝶,希望你在電影系,一切順利。不過所有的挑戰,都將從畢業才開始。

徵件、送展、競賽、在台灣

請各位讀者,一定要認清楚一個事實:台灣的電影圈都在靠政府養。近三年來不靠政府而拍出來的國產片,大概只有《不能說的秘密》而已。周杰倫就是一切。就算拿到輔導金,如《海角七號》《最遙遠的距離》等等,導演幾乎都得背負債務才能拍片,債務從數百萬到數千萬不等-喔,還有一部片應該是沒背債:《我看見獸》。

台灣的導演,沒幾個這麼有勇氣朝負債的方向前進,所以,每年從一月一號到十二月三十一號,台灣的導演們都在參加徵件、競賽、送展,以便爭取拍片的機會,或是賺獎金。台灣導演的行事曆如下:

二月底:公視人生劇展徵案

四月:台北電影節報名

五月:長片輔導金

七月:短片輔導金、優良電影劇本、金穗獎

七月:金鐘獎報名

八月:金馬獎報名

在空白的月份裡,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徵案活動:台北詩歌節徵影像詩歌、南方影展、高雄電影節、客家MV徵選;台灣有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電影節。厲害一點的導演可能去參加坎城、威尼斯、柏林、上海電影節等等;除此之外,再加上策劃、拍片、後製的時間,一年的時間大致上就被塞滿了。可是,拍片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錢!所以,「像我們這樣」的導演,多參加一些徵件、徵案以求生存是必然的。

影展的規模、獎金決定了影展的能見度以及知名度。如台北電影節,從第七屆開始增設「百萬電影大獎」,忽 然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你有關注影展新聞的話,你應該知道:一度還傳說《色戒》要參加台北電影節哩。但最後沒有現身。很好!我喜歡,《色戒》的層級應該是各大國際影展,若是來參加台北電影節,大家就不用玩了。

另一個有趣的是金穗獎,以前金穗獎報名參賽的都是剛畢業的學生,2006年開始,金穗獎分成「一般作品獎」跟「學生作品獎」;然後限定未曾在台灣得過兩次大獎的人才能報名。在「最高獎金三十萬」且「限定在六十分鐘之內」兩個條件下,出現了很有趣的現象:

其一,把九十分鐘的人生劇展「鋸短」,或是已經放映過的電影「攔腰砍斷接起來」,拿去報金穗獎(其實我也很想這樣幹)。如果導演本人都不在乎作品的完整性,那我也沒意見(獎金三十萬可以買二手車了!);

其二,在業界打滾好一陣子的菁英們,也來參加金穗獎。他們符合「未曾得過台灣電影大獎兩次」的條件,但事實上,他們都已經在業界工作數十年之久。也許,金穗獎日後會變成「潛水老鳥冒出頭」的最重要獎項。

寫到這裡,我忽然看到一個影展徵件:「南方影展....獎金八萬...」

嗯...主辦單位,有沒有意願把獎金提高到八十萬?

2008年6月20日

來自新聞局的證件

P1030974 copy

兩個星期以前,我在瀏覽短片輔導金網站的時候,發現一件事情:申請短片輔導金,需要有「電影從業人員登記證」才能參加。這張證件是什麼東東?

五天以前,我帶著畢業證書、拍片經歷,到台北市天津街二號辦這張證件。在出發以前,我聽到了從前輩那邊傳來的流言:新聞局在立法院中報告說經費不足,立法委員們發現,其實新聞局是可以有「規費收入」的,包含辦理中央主管機關發出「准演執照」、電檢尺度判定等;又如有趣的的電影法第六章第二十條:

電影從業人員,應依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申請發給登記證明。
未領登記證明者,不得參加本國及國產電影片製作之策劃、編、導、演。

所以,我真的有認真想過:這張證件,搭捷運又不會減價,看電影又沒有軍警票的價格,租器材也沒有「會員價」,這張真的只是新聞局收規費而已。而我們有了這張證件,也只是取得一個入場券,可以參加國家辦理的各項電影獎助與輔導專案,包括長短片輔導金。

這兩天,證件送到我的手上,其實有點五味雜陳。我申請的是編導組,所以類別欄就直接寫上「導演」二字。證件號碼是一八九三號,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統計,不到萬分之一的人取得這張編導的登記證。

儘管這張存在的意義,是「管理」二字,但對我而言,這張證件多了一份認同感。

類別欄裡面的兩個字,是「甜蜜又沉重」的負荷。要做到名符其實,我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

2008年6月14日

□□導演之謎:「如何稱呼一名導演」之大辭典

各位常常看媒體報導,在「導演」二字前面常常會加入一些形容詞-也就是「標籤」啦!這些標籤常常很難被撕下來,被貼的人有的百般不願意;但是也有些標籤,被貼的人倒還很開心。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把所有標籤列出來,提供各位讀者用各種不同的面向,看待一名導演。

台灣導演

這是我們的導演在海外奮鬥的時候,媒體常常會用的形容方式。在對岸,我們就被納進了「中國導演」的領域-「他們」是怎麼稱呼我們管不到,可是被列為「台灣導演」,真正的意義有二:一是地域的認同感,一是可以跟我們的政府申請各項補助-尤其是輔導金。「台灣導演」所拍的片子就一定是台灣電影嗎?不一定。李安的《色戒》因為台灣的工作人員不到三分之一,不能算台灣電影,所以不能報奧斯卡;可是前一陣子的一部片《戰鼓》,裡面說廣東話跟國語,工作人員也有許多香港人,主要演員沒半個台灣人...這部片申請到了輔導金,不知道觀眾會把這部片列為台灣電影嗎?《東京甩尾》的導演名叫林詣彬,在台灣出生,到美國發展。但是,不知道觀眾,或是他本人,會認定他是「台灣導演」嗎?

同志導演

台灣有極少數的導演被貼上了這個標籤,但是他們 / 她們 不以為意,反倒是繼續拍此一類型的電影。也有另一群同志導演保持低調,儘管圈內人知道「他是 / 她是」同性戀者,卻沒人說破,擁有更開闊的題材選擇。曾經有一個男導演在媒體面前開了一個玩笑:「台灣的女導演,都是同性戀」此話一出,媒體紛紛去找女導演,想找出反對的答案,沒想到,之後完全沒有對立的報導,完全沒有...

紀錄片導演

這個稱呼,約莫在前幾年很紅,尤其在九二一地震之後達到高峰。甚至那一陣子,傳播學校的學生們,他們的畢業製作也都是紀錄片。產生出來的影像都是災民、弱勢者、農人、還有同志。前幾年知名度很高的紀錄片導演們,不知怎麼一回事,不是退隱不見,就是回學校上課(當學生當老師都有),或是開始拍劇情片...

紀錄片導演們,回來呀!我還想向上天許願,希望看到開心快樂的紀錄片呢!

廣告導演、MV 導演

這一類是賺錢快,但壓力大的導演。不過,廣告導演、MV 導演想的事情有些可能跟劇情片導演不同,這兩者想的都是顏色、造型之美,畫面構圖之美;而劇情片導演因為時間夠長,就可以慢慢鋪陳劇情。廣告片導演、MV 導演所擁有的「技能」也會跟劇情片導演不同,例如「如何拍小汽車內部的空間使得看起來寬廣」「如何打燈讓爛皮膚糟頭髮的明星閃閃動人」「如何把某某歌手的臉拍小一點」「如何讓歌曲的剪接有節奏感」等等。

小聲地說一下:這可是真正有賺錢的導演呢!

恐怖片導演

這裡指的就是專拍某類型電影的導演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全世界最好賣的電影類型,就是恐怖片!不管電影街的淡季或是旺季,恐怖片總會有一兩部擠上戲院。恐怖片的成本很低,通常是一間密閉的小屋、廢棄的房子、奇怪的老宅就可以作為主場景,然後用故事吸引人就可以了。泰國的彭氏兄弟、美國的奈沙馬蘭都是箇中翹楚。各位,有聽過「姚鳳磐」這個名字嗎?趕快上網搜尋一下。

新銳導演

也不知道是何時定義的,只要是第一次拍片的導演,或是拍片實績還沒達到大家認可的就是「新銳導演」。新銳導演可能有一些小小的特權:影片裡面有些小缺失,觀眾會原諒你。不過,新銳導演的稱呼大概只能使用一兩次,以後就要被歸類到上述的項目去了。

 

 

這幾天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一家殯葬集團的招募人才廣告:「做生命終點的導演」。

嗯....我頗喜歡這句 Slogan...

2008年6月1日

五十八本《影響電影》雜誌 追憶我的青春歲月

那是一九八九年十一月,解嚴已過兩年,六月四號剛發生過天安門事變,社會蠢動。《影響電影雜誌》跟隨著社會開放的腳步,像「平地一聲雷」一樣地出現在書店中。那時候的雜誌種類實在不多,這本正好讓讀者眼睛為之一亮,我也是其中之一。逛重慶南路,看《影響電影》雜誌、到國賓看電影是我當時的假日休閒活動。《影響》在當時並不便宜,一九九零年的時候,這本雜誌訂價新台幣一百八十元,所以,很多人都是站在書店看完的。

不過,影響電影雜誌也是少數內容相當扎實的雜誌,到今天為止,仍有一群人以收集全套的《影響電影雜誌》,全套的《人間雜誌》,全套的《南方》為努力藏書的目標。《影響電影雜誌》的前四分之三時期,幾乎都可以稱為電影教科書-其實那時如果有引進「雜誌書」的概念,《影響》的每一冊絕對都可以重複出版下去。

幾天前,五十八本《影響》遠從花蓮寄來,勾起了那段瘋電影的歲月。現在開箱看舊的《影響雜誌》,頗有回顧台灣二十年來電影史的意味。《影響電影雜誌》曾經做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專題報導,當時候的場記現在變成了導演;《青少年哪吒》的專題報導中介紹了導演蔡明亮、演員李康生。過去的《影響》也預言了現代,一九九六年的第二十二期介紹賈木許,文中提及一九九一年五月,法國《電影筆記》雜誌慶祝創刊四十週年,預言十年內的重要世界級導演有:賈木許、阿莫多瓦、盧貝松、柯恩兄弟。現在看來,這個預言都被證實了。`

現在看《影響》電影雜誌也看得出人事變遷。蔡康永曾經是傳播系講師,在《影響》雜誌上投過稿;易智言曾經是社務顧問,也做過主編;陳國富、黃哲斌做過《影響》的總編輯;林靖傑在《影響》擔任過文字編輯。還有廖金鳳老師,十多年前看雜誌上有這個名字,一直以為是個女生,直到在電影系見到他,才知道廖老師不但是男生,而且長得像在工業區騎腳踏車的外籍勞工...

我對電影的知識,真的啟蒙來自於《影響電影雜誌》。《影響》介紹過盧貝松、介紹過伊丹十三、介紹過賈木許、介紹過伍迪艾倫,介紹過X-Files 影集使用的「光圈 2.0 打光法」。是《影響電影雜誌》告訴我,「這個世界,你並不孤單。」

當五十八本影響電影雜誌,經由貨運行送到我家時,我嚇了一大跳。倘若這個紙箱滿載的是我的青春歲月時,它真的很重、很重。

萬分感激時光二手書店DSCN4282

2008年5月17日

電影攝影師、燈光師的夢幻網站-美國攝影師協會

美國攝影師手冊,目前有第九版你喜歡拍片嗎?你的志願是想當攝影師或是燈光師嗎?這裡要介紹一個實用又可以炫耀的網站:美國攝影師協會

這個協會成立於一九一九年,算起來到現在有八十九年的歷史了。目前這個協會最重要的刊物是每個月一本的《美國攝影師》月刊,而且還有電子版跟podcast 可以訂閱!而對於我們「外國人」而言,最新鮮有趣的,該是網站上的商店,販賣了一大堆跟電影有關的器材、書籍、衣服、帽子....

坦白說,在台灣,燈光與攝影除了在影視學校學得基礎技術以外,知識的傳承很多還是靠師徒制,或是要在工作中碰到狀況才會成長。而這些外文寫成的攝影、燈光書籍,也因為台灣市場太小,一直沒有人引進台灣,我們只能用網路購物的方式滿足求知慾。我最近的一次購物戰利品是《美國攝影師手冊》,這本書儼然就是一本便於攜帶的攝影師百科全書,方便攝影師在工作的時候,可以隨時拿出來解決問題。裡頭包含了許多實用知識: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時間、景深與光圈對照表、各種電影攝影機的裝片方式...等等。

另外,在ASC網站常常可以看見一些新奇的產品,例如DV使用的濾鏡、最新的導演鏡、場記拍板、甚至電腦軟體、影片或DVD 教學等等...這些全部都跟電影有關。

什麼?這些你用不到?那就請到衣服跟帽子部分瀏覽。這裡的衣服、棒球帽都是有電影攝影機圖案的,非常適合穿到任何電影展、電影節裡面晃來晃去,不怕沒有人注意你。購自網站的 T-Shirt

當然,回過頭來,我還是要感謝「美國攝影師協會」的存在,它的價值在於將電影技術變成月刊、變成一本一本的技術書籍,然後發行到全世界。美國攝影師協會肯定是一個對影視學生非常有幫助的網站。

 

 

 

 

 我很喜歡這個仿硫磺島戰役的圖像。目前絕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