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

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之一:《遣返》

 1992 年有兩位北韓間諜,『被關三十年』刑期屆滿被釋放,接著由韓國慈善團體安排,住到南韓首都附近的傳統社區之中。如果有關注韓半島局勢的人就會理解:從半島分裂以來,兩個政治實體始終都是在對立的狀態,無論北韓間諜在南韓,或者南韓間諜在北韓,因為政治氛圍的關係,他們在刑期結束後都很難回到自己的陣營。

恰好這兩位前北韓間諜,出獄後住的社區內有紀錄片導演金東元,雙方開始認識結緣,金東元導演開始跟拍—我不確定金東元導演在 1992 年開始紀錄的時候,他有沒有想過結局會是什麼?但是因為 2000 年南韓舉辦漢城奧運,兩韓上演大和解,共派一個 "韓半島代表隊"參加奧運,這些高齡的間諜們才有機會回到北韓去-

起碼他們有三十八年的時間,都不是在家鄉度過的。而因為這兩位前北韓間諜,金東元導演接觸了一個前北韓間諜所組成的聯誼團體,他們為死在南韓的老戰友掃墓,他們聚在一起相互取暖。《遣返》就是紀錄他們這群人在南韓的故事。

這其中其實最微妙的是 "南韓導演金東元" 他的立場。我特別要強調他的南韓身分,但是他在影片中的角度是以 "人"的角度關懷這些北韓間諜,雖然沒有從他口中冒出「我是一個主張 "民族主義國家" 的人」,但是看這部紀錄片,雖不中亦不遠矣。片中金東元導演的稱呼影片中的人都是 "北方來的"  "南方來的"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影片當中完全不提及兩韓的國號。雖然他有這樣的情懷,金東元導演也有實際的認知:像他這樣的紀錄片導演,不可能在 "北方" 生存下來。

另一個韓國人用詞更巧妙的是「非轉向」與「未轉向」。這些北韓間諜在獄期間都幾乎遭到毒打,要求他們轉而效忠南方政府。有人的確受不了虐待然後發了聲明書,但仍然有許多北方間諜通過三十年的精神與肉體虐待,仍然效忠「金日成大元帥」。「非轉向」與「未轉向」有好幾種組合上的意義:

a. 哪一向是正確的方向?

b.「非轉向」是北方用語,標註他們「不會轉向」;「未轉向」是南方用語,說明他們「還沒有轉向」。

原來韓國人更會玩文字遊戲。因此只要看你的用詞就可以大概知道你的政治立場了。

這群北韓間諜,有的是靠偷渡上岸,上岸的過程也有同志的死傷,被捕之後還要接受許多「沒有痕跡的酷刑」要求他們效忠南韓政府。提早承認的可以提早出獄。曹昌孫撐過了三十年,金永植卻提早出獄了。某一天曹昌孫去養狗場探望金永植,金永植嚎啕大哭,觀眾大概都能夠知道眼淚代表的是什麼。

另一種更特別的人是出身自「南方」卻願意效忠「北方」的人,金東元並沒有把這樣的人當成是敵人看待,仍然願意跟著他回家拍攝。為北韓工作的南韓人,其實受傷最大的是他的家人,在人際關係上面抬不起頭來,也怕被牽連,這都可以理解。所以這其中最不怕的人就是金東元了,他跟這群北韓老爺爺走得很近,他也被南韓政府盯上,甚至去搜查他的影片製作公司,帶走一大堆資料。

我比較相信金東元導演一開始比較像是羅興階導演(阿階,突然聯想起 "Archive" )的角色,努力拍攝他們的影像並且保存下來。在這十二年拍攝的過程當中,前一半的時光都還不知道影片的終點在哪裡,後來因為兩韓要共同舉辦奧運會,影片的結局才露出曙光:他們爭取返鄉的權利,甚至包含那位為「北方」工作的南方人。影片中只有一位北方人在南方娶妻,他們的意識形態是非常堅定的,他們大部分在南方生活期間從未改變過。我在想或許是他們的身分特殊,沒有辦法認同南方是他們的家鄉。

2000 年 老爺爺們終於跨過三十八度線返家,2001 年導演託朋友去北韓拍攝老爺爺的生活近況,影片經過一年剪接,終於在 2003 年問世。我知道這不是紀錄片影史上拍攝期最長的紀錄片,但光想著影片格式從 V8、VHS、DV 這樣轉換,光是管理就是件很大的工程。

紀錄片總是用時間來證明其價值,即便是這部片在發表之後來過兩次台灣紀錄片影展。我很遺憾沒看到《第二次遣返》,因為仍然有一群 "已轉向"的北方人在南方,他們否認當初在獄中的投誠之詞,他們仍然想回到北方去。他們年紀更大更老,但兩韓的政治氛圍也沒有像兩千年那樣好,我想金東元導演非常有可能繼續拍下去,直到他們回到北方去的那一天。





2022年5月8日

疫情下的單車小旅行

 疫情新聞讓我感到煩躁,似乎又聞到了「即將三級警戒」的狀態,我決定去東海岸南迴段騎車。

這段單車行並非毫無目的,其實是要遂行我先前的計劃:造訪錫質平神父之墓。錫神父屬天主教白冷會,並且創辦了台東公東高工-這段歷史各位可以用Google 查詢,就不重複說明。在這之前,我已經去造訪過小馬天主堂,後方有一塊葬有許多神父的墓園;去年又參觀過台東市區白冷會內的展覽,剩下的就是錫神父的墓以及「公東的教堂」。

其實好幾年前就大概從網路上收集訊息,我一直以為在達仁鄉。上次單車環島的時候下到達仁,還特別跑去問達仁鄉的雜貨店,請問知不知道在哪裡,結果當然沒有人知道。這三四年來訊息越來越明確,透過 google 街景車與臉書頁的交互比對,我大概知道可能的位置,這次去只是要證實而已。

台灣的東南角,南迴公路其實交通不便,火車的區間班次也少,還得要算時間。我與我的小折搭上 08:55從新左營開出的區間快車,11:47 抵達大武站,然後再往南騎八公里。如同我先前預料的,不難找,公東高工的畢業生應該都知道在哪裡。錫神父因為與南興的劉姓神父交好,因此葬在劉家的家族墓地當中,旁邊的墓碑主要用日文書寫,看起來年代較久;錫神父的墓碑是用英文寫他的名字。找到的感覺並非是 "興奮",因為已經在電腦面前比對過;找到的感覺是一種崇敬且相見恨晚的感覺。我知道公東高工的校友如果年齡在四十五歲以上,都還有被錫神父教導過。

錫神父墓前有一個半截的塑膠保特小瓶,裡面放滿了石頭,想必是讓沒帶花的追悼者安心,沒帶花,用石頭也可以。我獻了一顆小石頭給錫神父,萬分感謝他對台東所給予的犧牲獻精神,知道他們的故事也是在近十年,輪廓才逐漸清晰,慚愧慚愧...

剩下一個地點就是《公東的教堂》了,但現況是疫情之下,學校不開放參觀,若要完成整件事情的拼圖,不知道今年會不會有機會?



2022年3月27日

男子「汗」廚房:洋蔥番茄南瓜湯

 有一些根莖類食物,或是比較堅硬的果實,若是要變成菜餚,還真要多花一點功夫整理,例如芋頭、南瓜。芋頭要削皮,削皮還怕造成「手癢」;南瓜通常都需要先蒸過變成南瓜泥,才有應用的可能。

家裡剛好有一顆南瓜,是已經保存很久的食材,我終於想到該如何處理它。趁著陰雨綿綿的天氣,用來殺時間吧!

材料:

南瓜

番茄

洋蔥

鹽漬小魚丁

豆腐

乾香菇

黃奶油

鮮奶

芹菜

黑胡椒

前置程序:

前一餐結束的時候,乾香菇就先要泡水,使其軟化。泡過香菇的水可別丟棄!

南瓜大切成四塊,放入電鍋蒸煮,煮熟後可以用湯匙把南瓜肉取出,南瓜籽、南瓜皮去除。煮熟的南瓜肉取出後,就是南瓜泥了。

番茄、洋蔥切成碎狀,泡水的香菇切成條狀。香菇泡水時間必須充足,不然還是硬的。

芹菜切段狀備用。

處理程序:

黃奶油、碎狀的番茄、洋蔥、條狀的泡水香菇、鹽漬小魚丁一起大火快炒。這個階段我喜歡炒焦一點,風味才會出來。

在鍋裡加水滿過內容物,開始煮湯。剛才泡過香菇的水可以一併加入。

水滾的時候,加入南瓜泥。這時候南瓜泥很容易溶解於湯中,很快湯的顏色就變成濃黃色。

水又再滾一次,加入豆腐。

這時湯又再滾一次,就是要調整風味的時候。我會先加鮮奶,增加醇厚感。而整鍋湯因為有南瓜洋蔥,味道會偏甜,這時候請以自己的喜好斟酌加入細鹽。

最後盛碗,在碗中加入生芹菜與黑胡椒。這樣就完成了!

其實在這樣下雨下不停的環境中,一碗熱呼呼又濃郁的南瓜湯,頓時覺得身心都溫暖了起來,有一種安定的感覺。

男子「汗」廚房,咱們下次見!








2022年3月20日

台南建築三年展 2022-《建築,之間的「距」「離」》

 猶記曾經有建築系同學,休學要來唸電影系。那位同學告訴我一句話:「藝術是相通的。」而我過了很久才懂得這句話的真義,在藝術的高度而言的確是相通的,只不過是呈現的形式有所不同。豈料在很多年以後,突然覺得自己喜歡建築,然後自己會去看建築作品、買建築相關書籍、聽建築演講,看建築展覽...

對建築的喜好一開始應該是對 "包浩斯" 的誤解,以前我一直以為包浩斯是人名,直到搞清楚以後才慢慢開始欣賞建築物,所以我不懂結構不懂成本,純粹是以欣賞造型作品出發,再探究其實用性,最後才去追幾個特定建築師的作品。

《台南建築三年展》對我而言是個全新的體驗,冠上「台南」二字,表示要從南部出發,建構自己的觀點與論述,展場的設計也呼應了這一點:地板上大型的台南地圖,台南美食與建築的結合。我自己看事情的時候會多一層觀察 "沒有的是什麼" ?(拜 王啟岳老師之賜),這次最北部的大咖大概是林洲民建築師,其他 "北部的建築師" 可能是因為過去三年沒有新作品或還在建築中,所以沒有參展(但也不知道是否跟台南二字有關就是了)

整個策展的意念或論述在這邊 https://www.tnam.museum/exhibition/detail/299 就不需要我再多說一次,不過使用三年一次展覽的模式,可以看到台南這個城市的進步,而且同時兼具看見台南老屋復舊、改造,或是新觀念房舍的建構與誕生,這都歸於台南積累了比其他城市更多的歷史資產。

我最印象深刻也最喜歡的有下列幾項:

建築師的速寫與手稿

手稿代表著建築師當下的思考與意念,是原汁原味也最新鮮的想法,這次的展覽有一大間都是建築師所提供的手稿;

生活與建築

學習建築其實也在學習結構,建築師去執行家具設計比比皆是,就連科比意也曾經設計出經典家具。但比較少見的是美食與建築的聯想:為了呈現口感與顏色層次,某些菜餚或是小吃也都是用「有次序的層層疊疊」所建構出來的,這也是建築。

還有,各建築師事務所對本次展覽主題 「距離」的解釋與定義,這涉及了建築師們所擅長的項目、所關心的議題。我努力地把每一張解釋說明都拍下來,希望能多認識台灣建築師的想法與意念。

展覽是從 3/17 開始到  8/21 結束-事實上正式的開幕式要到 3/21 才開始,雖然時間還久,但真的不建議各位等到暑假再去看展...













家具放大以後,也是建築


美食與赤崁樓

美食與河樂廣場


建築師設計的家具

Y 型結構



K型結構

廖偉立建築師的作品


穿山甲館



滿間都是建築師手稿,但有人只顧著划手機

台南小轉角





自己動手投影






2022年3月19日

我在線上學畫畫

 ipad 一直有個俗諺:「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意思是說 ipad 最終還是成為娛樂工具而已。但我自認我有好好發揮 ipad 的功效:因為它,我的背包中省下筆記本的空間,出門紀錄聊天訪問一台就搞定;至於在 ipad 上面畫畫....我是該來好好玩玩。

誠實地說,我只在小學二年級拿過一次繪畫比賽佳作獎,但若細細思索,應該是後天的電影教育反倒讓我理解了光影:電影如此,繪畫亦如此。我在臉書上看到了 jv huang 的電繪作品,頗為驚艷-原來用 ipad 可以畫到這種程度!我自己用谷歌搜尋了一下黃老師是誰,當下就確認我想要向黃老師學畫畫。我需要的是一位帶進門的師父。

黃老師教畫畫其實很接近於以前的水彩畫室或是油畫畫室:老師出題目讓大家畫,老師也示範繪畫的技法,(突然想到 80年代在美國電視頻道上教畫畫的 Bob Ross)然後我們在線上上課。Google meet 把同學們集合起來,老師開始在 ipad 上面示範作畫,Apple Pencil 不停地在螢幕上撞擊,產生了聲響與筆觸,還蠻像是看到大師在現場揮毫。第一次上課老師就有提到 "顏色從最亮到最暗都要呈現在畫紙上" ,這不就是電影影像?電影影像是拍下來的,而在那當下,是我要把它畫出來。

接著就是第一次交作業的時候,老師一眼就看出來「你的筆觸是兩個不同的宇宙,放到同一個畫面上」,意思就是說因為軟體的發達,軟體裡面就有內建蠟筆、鉛筆、水彩、壓克力、油畫等等 "數位畫筆" ,作畫的人不應該因為方便而隨意取用,那就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媒材畫了。所以老師只用一種筆刷,用厚塗的方式呈現層次,而 ipad 也都能忠實呈現。老師的概念都很接近傳統繪畫,如果畫壞了也不會拿 "橡皮擦" 修改,只需要繼續畫畫 「蓋上去」就可以;一開始打的草稿不一定要全部蓋掉,保留一些手感。其實最重要的是數位繪畫仍然可以呈現 "筆觸" , 因此在 ipad 上面,油畫還是油畫,水墨還是水墨,我想這是我畫圖功力進步的關鍵。

雖然只上課四次,每次大約一個半鐘頭左右,但若加上回家畫作業時間,這學習歷程就可算到整整一個月了!其實沉浸在繪畫中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我常常抱著還沒完成的畫細看:左上角是不是還少一筆?右下角是不是應該再黑一點?

寫這篇文是真的要感謝 jv 老師分享繪畫技巧,我從中得到了繪畫技巧,也擴展了  ipad  的應用領域。歡迎各位找昭文老師學畫畫!










2022年2月27日

時代革命

 去年在北藝大影展看了一部2020第五十七屆金馬獎最佳短片《夜更》,以一位在香港深夜開計程車的司機視角,講述一個小小市民的心態轉變。當然大家都想要平安的生活,穩定的收入,當他在深夜載到年輕的抗爭者,也載到靠攏香港政府的資本家,他開始思考這場抗爭與他的關連性⋯


昨晚(2022/2/25)上映的的這部紀錄片《時代革命》又是另一種視角,抗爭者的視角。昨晚是上映首日,桃園的第一場開在1900,頗不尋常。也許是小廳的緣故,五排座位很快就完售,我只搶到第二排最靠邊的位置。電影又把觀眾帶回了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一其實早在2014 香港就曾經發生過“我要真普選”的雨傘運動,香港政府(以及它背後的老闆)沒回應,2019 算是運動抗爭升高,因為前面的問題沒有解決。這部片説是「hongkonger」共同製作,一點兒也沒錯,導演很淸楚整個過程的每一個時間點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他就想辦法拿到事件最真實的影像,近距離的影像。或許在2019 年當中,你透過每則三分鐘的夜間新聞知道「有這件事發生」,但在這個紀錄片中,在那個黯黑的戲院裏,觀眾要接受的是兩個小時又四十分鐘的衝擊。不要忘了,這個片長只是他們香港人抗爭時期的一個縮影,而未來,這群人還要繼續抵抗下去。


紀錄片是客觀的嗎?當然不是。紀錄片已經是個人創作,也是個人理念的抒發。我理解這部紀錄片的困難程度,一是要收集到事件當下最真實的影像,其實透過新聞,我們知道整個運動過程都一直有記者有媒體跟拍,這造成了大量的影像資訊;另一個是該如何串起這些影像,導演訪問到了參與抗爭的中學生、大學生、上班族,他們在抗爭中各司其職:有人是第一線衝鋒,有人擔任斥侯,負責在街上觀察警方行動;有人擔任頻道管理員,負責透過網路廣播消息,有人擔任「家長車」,負責接抗爭者離開現場。還有救護員,甚至有人擔任社工,希望緩和警方與抗爭者之間的情緒。這一切都都沒有「大台」,一切都是去中心化,一切都是自願。有一個空拍鏡頭很清楚地說明了 "Be Water" :警察在後方追趕,抗爭者在街頭迅速四散得無影無蹤,但是透過網路聯絡,他們會在另一個地方集結。


2019 的反送中運動中,香港七百萬人有兩百萬上街頭,後續的激烈抗爭當中有將近一千五百人被捕,如果被控「暴動罪」,刑期最高是十年。香港的年輕人紛紛出走,幾乎是一整個世代。他們有些人目前在台灣,正在思考運動的下一步。


戲院的燈光亮起,我稍微掃視了一下小廳的觀眾,跟我年紀相仿的總是少數,大部分看起來都是大學生,我還聽見他們交談用廣東話,應該是桃園鄰近大學的香港學生。走下戲院,時空瞬間由香港添馬道切換回桃園中正路,街上行人正準備連續假期的到來,有一種優閒的感覺。沒有經過比較,我們不會知道我們現在正擁有的是什麼。


去看看這部片吧,很希望各位與我有「共感」,而且理解我所說的「珍貴的東西是什麼」:我們有,香港人目前沒有,他們都希望有拿回來的一天,


祝福他們,也祝福烏克蘭。





2022年1月22日

偏執而被人討厭的行銷天才 :《Steve Jobs》 (2015)

 

我在不同的場所,會以不同的身分出現。好比說我在Netflix 看了《Steve Jobs》(2015)這部電影,我就該使用資訊工程系的背景站出來了: Steve Jobs, Bill Gate,Linus Torvalds,Richard stallman 這些人都是電腦歷史的一部分,但對一般觀眾而言,可能認識「賈伯斯」「比爾蓋茲」大概會知道他們分別是蘋果公司、微軟公司的老闆。在另一方面,如果從 IMDB 去找賈伯斯相關的電影,我們會發現有「一大堆的紀錄片」與兩部劇情片跟賈伯斯有關,所以我才故意寫了 《Steve Jobs》(2015),這樣大家比較好認我說的是哪部電影,另一部(2013)的劇情片演的是賈伯斯創業的故事,就不在我的討論範圍裡了。

這部電影的架構是有趣的,劇情中只擷取了三場賈伯斯十分重要的發表會,在發表會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來呈現 "賈伯斯是一個怎樣的人"。「個性決定命運」用他來做例子恰如其分。

三個發表會對應到戲劇結構而言,恰好是「三幕劇」的型態:

「開場」:開始敘述故事,賈伯斯要推出新產品 Lisa,但在他的眼中看來,他的第一任女友、第一個女兒都是來攪局的。

「衝突」:戲劇情節的高潮或是轉折點。那時賈伯斯已經被他找來的幫手,前百事可樂總裁,新任的 蘋果CEO 史考利以及董事會「聯合」逐出蘋果,他開了一個新電腦公司 「Next」,而這個新電腦公司正要開第一次產品發表會,史考利來找他,想與他釐清「被逐出蘋果」的真相。在這裡,他們大吵一架,而賈伯斯當時候沒對旁人提起的是,他想用這個公司重回蘋果。

「結局」:回任蘋果 CEO,推出新產品透明 iMac。與女兒和好,與史考利和好,勉強與渥茲尼克(蘋果的另一位技術創辦人)和好。

我沒有看過《賈伯斯傳》這本書,但這部電影深刻地描寫了賈伯斯這個「可憐憫之人」:電影中重複敘述「他是被領養的」,甚至提到曾經有領養家庭 "領養以後又送回去",「襁褓中的小孩能犯什麼錯?」,當他自己知道這件事之後,似乎也就影響了他的性格發展。他不輕易發展親密關係,即便是他的女兒,他的創業夥伴。他會講很難聽的話傷害自己的女兒,他不想隨便就讚美公司的中堅夥伴,他挑選發表會上面要使用的鯊魚照片,雖然旁人看不出這些鯊魚照片的差異性,他還是要從八十幾張當中挑一張順眼的。而從他的性格中也影響了他的營運模式,他曾經說過「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都變成「賈伯斯要給你的是什麼就是什麼」,但大部份時候都中了消費者的胃口。

賈伯斯專制,賈伯斯非常堅持自己主見,即便是他這種不討喜的個性被董事會開除一次,他復任後的個性「可能有改」,但我想改得不大。我知道他與周圍人物的事件都不是「剛好」都發生在那三次發表會之中,使用這樣的架構可以讓觀眾對焦,專注看賈伯斯,看他「個性上的殘缺」。

回過頭來,我查了一些資料,有些親近他的朋友會覺得電影中的這個賈伯斯太過於冷酷無情,他的朋友說賈伯斯回任蘋果之後,個性改了不少。當然,電影中所呈現的賈伯斯一定是某部分的賈伯斯。他的能力在於行銷,蘋果產品的美感設計他也出力不少。終究,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男演員麥克法斯賓達其實長得不像賈伯斯,一直到第三幕才有比較像賈伯斯的扮相出來,我也覺得這是蓄意的,這部電影刻意要把賈伯斯神壇上的地位給拉下來,回歸到他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些不光彩的紀錄,而他的所作所為卻影響了我這個世代。電影對我的撞擊是心靈上的撞擊:

我是否能夠完全不顧他人意見而堅持己見?

我是否可以堅持己見,即便得罪最親密的人? 

我能否篤定「我就是對的?」

這樣的撞擊,可能就會像鐘擺磁石一般,不斷地在我內心激盪著....



2022年1月19日

男子 "汗廚房":深夜食堂之味噌豬肉湯

又開始居家辦公了。所以又回到 "家庭煮夫" 的身分。好像應該弄點甚麼... 

「一天的結束....深夜食堂正要開始營業...」這是《深夜食堂》的開場白。在開場片頭中,老闆正在煮一鍋 「味噌豬肉湯」,這是他店裡唯一有,而且每天都有的一鍋湯。


就用這個來當作居家辦公的開場吧。


食材:五花豬肉、洋蔥、香菇、胡蘿蔔、白蘿蔔、蒟蒻、蒜葉、蔥、腐竹(豆皮)

調味料:酪梨油、味噌


前置動作:

a.  洋蔥切絲,香菇泡水,軟了以後切絲

b. 白蘿蔔、胡蘿蔔切片,不要太厚

c. 蒜葉切段狀

d.腐竹泡水,蔥切成碎末

步驟:

1. 用酪梨油先在鍋內炒五花豬肉、洋蔥、香菇,算是爆香

2. 等豬肉炒到半熟,就直接加水煮成湯,並開始放入切片的胡蘿蔔、白蘿蔔、蒟蒻、腐竹

3. 開大火,等湯滾,然後加入味噌。請記得味噌一定要完全在湯裡面散開。

4. 蒜葉最後再加入,目的是增加綠色,視覺上比較好看 

5. 盛碗以後才加入蔥花在碗中,讓熱湯燙出蔥的味道。


其實《深夜食堂》開場影片當中只用油去炒豬肉,後續的配料才加入香菇。我個人認為豬肉、香菇、洋蔥要一起先炒過,等下香菇的味道與洋蔥的甜味才會進到湯裡。再者,這次我的蒜葉太早放進去煮,綠色被煮掉了,有點難看。

最後,我非常相信「味道是否一致」的關鍵在於味噌,我無法確定老闆用的味噌是什麼牌子,但我太太看到 "味噌有兩種顏色"。我相信老闆煮的那鍋肯定比我鹹。

我想,這回居家辦公,大概要用日劇中的料理來度過了....







2022年1月2日

黃明川的九零年代,與我的九零年代

 跨過兩個星期假日,我在國家電影與視聽中心完成了一個 "儀式":我看完了黃明川的「神話三部曲」:《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破輪胎》,這三部片的攝製完成日期從 1989 到 1999,我卻要過了三十多年後才親眼目睹。並且深深地被打動。我最喜歡的是《西部來的人》,然後是《破輪胎》,最後才是《寶島大夢》。《西部來的人》所探討的認同議題是至今都還存在的,而破輪胎倒像是一種錄像藝術,探討神像、塑像與族群、國家、政治之間的關係。

當我看完這三部片之後,我不禁要問自己:為什麼三十年前,或者說是這過去三十多年,我都沒有見過這三部片?我要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1989 年我才五專四年級,擔任科刊編輯,還有上成功嶺暑訓。那時候對我的電影養成極為重要的,該是《影響》電影雜誌。盧貝松( Luc Besson)在 1988 年嶄露頭角,我記得影響電影雜誌曾經做過一次全篇盧貝松的專題-意思就是說,《影響》電影雜誌當時候對台灣電影的介紹極少,但這也不能全怪雜誌,因為當時候的台灣電影極度不景氣,反倒是拍攝紀錄片成為當時候的某種顯學。《悲情城市》在 1989 上映,李安的《推手》,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在 1991 年上映,這大概就是那幾年電影界最重要的事情。

我要先把時間再往前調整一點點:1987 年當時的廣電基金號召了 27 位導演,拍攝《百工圖》這個電視節目,也匯聚了曾壯祥、王小棣、黃明川等人。黃明川導演是因為拍攝其中一集《採石維生的部落》( 1989)才認識到了澳花村,也才有了《西部來的人》這部片。1990 年代,台灣紀錄片運動進入了大眾視野,全景映像在全台灣進行人才培訓,那時候有一個氛圍,似乎紀錄片就是台灣電影的未來。

1992 年,我插班進入資訊工程系,暫時跟電影無緣;1996 年大學畢業,又面臨了再一次抉擇。 那年台南「音像紀錄研究所」開始招生,我是第二年(1997)去報考,那時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持攝影機的人」,因而名落孫山後。但若以今日事後諸葛而言,"好險我沒考上"。

1999 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後續帶動了紀錄片的全面發展,全景映像的人員到各個災區駐點拍攝,台灣紀錄片熱潮持續延伸。而一直要到 2008 年的《海角七號》台灣觀眾的目光才又回到電影上,但,黃明川的三部曲卻停留在 1999 ,後續他就只拍紀錄片,不拍劇情片了。這當然又與當時候的趨勢相左,我相信黃明川導演是不會理睬這個的。

我在 2000 年去念電影系,電影系有所謂 「外語片百大片單」「華語片五十部片單」,其實都還沒有把黃明川的三部曲列入。我的解讀是:一開始看到黃明川電影中藝術表現的,都是藝術圈的人,而非電影圈的人。

整個整理下來,我與黃明川神話三部曲錯身而過的原因,一是他發行的期間都是在台灣盛行紀錄片的時期,他的電影雖然有宣傳,但早早就下片了。在「後海角時代」開始台灣電影復興的時候,他的電影仍然只有少數人見過而已-當然看過的人,包括我在內,都覺得他的藝術觀念與思考都令我望塵莫及,我要遲到了三十多年才認識他的電影。但至少「遲到認識」總比「不認識」要好得多。

事實上黃明川電影的厲害,是我學藝術的太太告訴我的。非常推薦各位影視圈的朋友,想辦法找來看,見識超前三十多年的思考與想法。因為這三部片的映後座談,我開始思考我自己的運作模式....




2021年11月7日

拜訪台東,拜訪白冷會

 因為我喜歡建築,所以知道「公東的教堂」;

因為公東的教堂,所以知道公東高工與錫質平神父的故事;

因為錫質平神父,我才知道有一個瑞士白冷會,自一九五零年代派遣神父與修士到台東傳教,而他們在台東所做的事情,大過於傳教幾萬倍。

白冷會的 "白冷" 其實是 "伯利恆" 這個地名以德語發音,然後再音譯成中文。二戰以前,他們在中國東北服務,二戰以後共產黨把他們趕了出來,於是輾轉選定台東成為服務的地區。我這次去台東除了主要任務外,另一個任務就是想拜訪他們。

首先到台東的小馬天主堂,這是瑞士人傅義修士所設計的教堂。在台東,傅義修士設計了一百多所教堂,幾乎都是簡潔的現代主義,入口都是幾何的三角造型。小馬天主堂後方有個小墓園,有七位神父長眠於此,這七位神父當中,有六位神父都是外國人-應該都是瑞士人吧。這其中包含被稱為「蘭嶼之父」的紀守常神父。五零年代,當漢人文化還在歧視原住民的時候,紀守常神父就在蘭嶼為達悟族人打抱不平。

小馬天主堂足以欣賞的地方,還包含祭壇牆上的抽象大理石拼貼,也富含宗教意義,這也是傅義修士創作的,也就是說神父修士他們雖然在傳教,但他們的藝術意識早就進入了現代主義。

接著到台東市的白冷外方傳教會院址,這邊有一個他們自己舉辦的「白冷會回顧展」-我竟然忘記要先打電話預約,到了現場才打電話,一位外國老爺爺出來開門接待我們,帶我們到地下室參觀-這位就是歐思定修士,歐修士 1963 年來到台灣,比我出生還要早!談話之間,我們問他會不會講台語,他可以用三種台語方式說 「一點點」...

除了剛才介紹的傅義修士有建築與藝術專長,

紀守常神父守護蘭嶼地區,

歐思定神父還創辦台東的環保團體,

另外還有研究長濱文化與排灣文化的艾格里神父,

加入阿美族並且擁有阿美族名字的池作基神父,

研究腳底按摩的吳若石神父,

開辦公東高工的錫質平神父...

每一位神父都在台東地區幫助我們的同胞,並不是只單純傳教而已。我在這個接觸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感覺到歐修士身上 "神的味道" ,他們都是普通人,是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只是工作是「為天主服務人群」,而且服務一輩子。看展快結束的時候,歐修士有事情要先走,他囑咐我們記得關燈關門,然後就自己出去了-

我們是第一次到訪的陌生人,然後他竟然可以這樣信任我們...

其實最後一站是想去南興部落去追思錫質平神父,我前次騎腳踏車路過,問路邊雜貨店都沒有人知道在哪裡,後來是回家以後,用 google 地圖與他人臉書照片,才確定了錫神父的墓地位置。錫神父與南興部落劉家頭目交好,下葬是使用頭目之禮。不過天色已晚,需要趕路回桃園,只能路過。

我想下一次,我會再騎腳踏車,到錫神父的墓前,獻一束花感謝他對台灣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