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的合作機緣當中,我認識一位舞台音響公司的「老師傅」。
為了怕大家猜到是哪一家,我只能說是「規模頗大」,好像重要慶典都少不了這家公司。當時候是因為在一個大型活動中,既然舞台音響都搭建好,活動都開始了,老師傅就有時間閒聊,甚至可以一直聊到活動結束,他要開始拆台為止。
這家音響舞台公司已經是第二代在經營,第一代大約是民國六十年代開始經營。一開始是廟會活動需要:放電影、歌仔戲;接著是台灣房地產起飛,工地秀、牛肉場,還有選舉場,場子內的喇叭從一個,到左右兩個,到整個場子起碼要四個。之後演唱會開始興盛,很多經典的演唱會都是這家公司在架設音響。現在這家公司搭建舞台,在統包的情況下不單單只有音響、Truss ,現在還要有燈光、舞台視覺效果,非常龐大且複雜的種種...
老師傅經歷過這所有的事情。
其實我聽老師傅說故事,其實最有興趣的是選舉場。他有提到某某的「選前之夜」,某某的選舉感言後台所發生的事情。或者本來要這樣發言,有什麼意外因素干擾,臨時改變了發言。這等於說我們在新聞上看到的是這樣,但幕後的演變是我們所不知道的。選上一條龍,候選人會額外發獎金給所有工作人員;沒選上一條蟲,搞不好費用都沒拿到。不過這家公司會「看情況」要不要跟人家討這一筆,或許這個人都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就當成是這次贊助他。
其實故事聽到這裡,我真的覺得這是個好故事!從一家音響舞台器材公司,可以看見台灣的文化發展過程,目前發展到非常燦爛奪目的演唱會。而政治場合,他們幾乎都「在現場」,見證了許多重要事件。如果要拍紀錄片,我表面上是講這家公司的故事,實際上是可以講台灣社會發展史...
在那天之後,我在網路上找了一些資料,然後就直接打電話去那家公司,希望跟老闆約見面,想製作貴公司的紀錄片,用來對應台灣的發展歷史。這一段還蠻順利的,我在電話中說明提案的計畫,老闆讓我去辦公室了!
那天我跟老闆的談話,大概就是把前面四段文章再講一次。一開始,老闆聽完都點頭微笑同意;但是講到政治段落,老闆就變臉了!老闆認為那些是「客戶的隱私」,無論過了多久都不應該公開講。甚至很多政治人物都還在檯面上,然後開始怪罪起老師傅「多嘴」—真是對不起老師傅,我把老師傅告訴我的都說給老闆聽了。
然後就是助理小姐送我出門。案子沒談成。
現在我知道我所犯的錯誤: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職業道德,老師傅講八卦給我聽,我不能拿這些八卦去拍片甚至求證,結果變成老師傅沒有職業道德。可是這個紀錄片中如果不談政治場,肯定失分百分之五十以上,那可能只會變成這家公司的發展史了。
各位還能不能想想,哪個行業的發展,可以對應到台灣社會發展史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