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2日

關於 e-learning 的哲學思維


E-learning 這個名詞首先出現的地方,是美國而不是非洲。」你一定以為我在說廢話。

換個方式說吧。「E-learning 這個名詞首先出現的地方,是在第一世界,而非第三世界;是網路發達地區才有的專屬用語。」如此,我們才能討論e-learning 這件事上面的幾個重要議題:資本、社經地位、以及教材內容之間的關係。

認真說來,e-learning 是一個資本與技術密集的產業,也是必須使用電力,透過電動工具的教育模式。就因為它使用電力,因此就造成了第一道門檻-有基礎工業設施的國家,進入了初選。這就表示,許多戰火肆虐的地區,內戰不斷的國家,連溫飽都有問題的國家徹底的被排除在外。這時的台灣,華視的空中商專出現,以VHS 型態販售的語言學習教材出現在重慶南路上。

E-learning 的第二道門檻,在於電腦的普及率。此時簡易的文字模式的CAT 出現,有電腦的家庭及學校,可以在單色調的畫面中,使用鍵盤對著電腦做互動。而第二道門檻的篩選標準,其實是被資本以及社經地位所支配。個人電腦出現的年代,新竹的司馬庫斯部落還沒有電力供應。

然後,簡易的撥接網路出現,頻寬一開始只有1200bps,仍然只能提供文字模式的互動;不過,使用光碟機可以有較好的互動課程。WWW 的出現以及頻寬加大,使得線上學習有了基礎支持,學習者形成了社群,不再是孤舟-因此,網際網路發達與否是e-learning 的「進階門檻」。

簡易地回顧了電腦與e-learning發展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e-learning 背後最重要的因素,不外乎是資本、資本、資本-使用e-learning 的學習者要繳電費,要購置學習設備(電視、或錄放影機,或電腦),使用教材要付費,使用網路學習要付費….

「資本」造成了數位落差。

一但這個資本因素不存在,我們可以看見e-learning 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溫世仁的「黃羊川」即為了證明此一論點而開展。在企業家捐贈電腦,企業員工進駐教導技術之後,黃羊川的學生們透過網際網路看見世界,世界也透過網際網路走進貧瘠的沙漠小村落。在台灣,不少熱心的團體也走進偏遠的小學,協助建立E 化的教學系統,但是他們所面臨到的問題,仍然是技術(沒有人維護)與資本(買電腦與繳電費)。

除了資本,另一個限制便是在技術上-所有的教材製作人員、平台技術人員都成了此一限制的共犯。例如龍門網,它限制使用特定瀏覽器才能收看;有些平台廠商使用的是特定廠商的技術,而偏遠地區的小學卻因為資本的限制,熱心團體為他們的電腦安裝了自由軟體的作業系統以及瀏覽器,反而讓他們無法接收這些教材。因此,教材製作者在挑選製作技術時,似乎沒有考慮到數位落差,並且變成特定軟體廠商壟斷的幫兇。

最後,是教材內容的思考-「有利可圖的內容,才有人製作」。過去有山地青年服務隊自行進入台灣山區教小朋友功課,但是目前尚未見到數位教材製作公司願意為弱勢族群/ 團體製作教材-也許農夫的種植稻米技術適合做數位教材,也許原住民的母語教學適合做數位教材,也許即將要消失的某種民間技藝適合做數位教材-但是,都沒有,都沒有!

從事數位學習領域的人們,請多注意一點細節。e-learning 會是非常好的改造世界人民生活的工具。「數位落差」的責任,我們這個領域人人有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