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是這本書一出版就買下它了,只不過到現在才有時間細細品味。
本書的英文書名是《Film directing: Shot by Shot》,副標書名為《Visiualizing from concept to screen》,我一開始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這本書是不可多得的實務經驗書!因為它一開始就寫了用相機拍分鏡表的方法,如果選對了相機鏡頭長短,其實就等於拍了停格的電影一樣。在台灣,很多導演都拿導演鏡,但那也只能提供一個景框觀點,還有使用的格式(Frame Size)而已。但如果用了相機鏡頭拍分鏡表,則更接近拍攝劇情時所使用的鏡頭。
書裡也提供了一種「溢滿景框」的分鏡表畫法,也就是說先畫出完整的景象,再畫出「鏡頭要框在哪個位置」。這對閱讀分鏡表的人有莫大的幫助,這樣一來,我們很清楚地可以知道主角是看到甚麼受了驚嚇,即便另一個物體不在景框內。
接下來的第五章開始,就是介紹好萊塢對於「從劇本到影像」的整體運作模式。好萊塢的製片與導演們會一遍又一遍地想著「如果這樣拍會不會更好?」再來就是與對話結合,並且修改鏡頭。如此反覆的運作,才有最後的分鏡表。可是,從第五章開始,除了一些拍片的基本常識(例如一百八十度假想線)之外,這本書所介紹的技巧與方法可以參考,但是在台灣卻很難做到。例如書中的例子,為一場棒球賽做分鏡,畫面有投手的眼神、投出球的慢動作、球在飛的特寫,揮棒擊出的慢動作....這種細緻程度是台灣電影所沒有的,這麼費工夫的分鏡表也只出現在台灣的廣告片當中。
書中也介紹了好萊塢電影開場的慣例模式:例如在三分鐘之內,鏡頭就會帶著你去見這家的所有家人,然後透過對話讓你掌握劇情;另一種我沒想到的方法是「冰箱上的便利貼」,只要把冰箱上刻意預設的便利貼,每一張都讓觀眾看過,那觀眾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認識這一家主角了。真的「很好萊塢」,不是嗎?
我很推薦熱愛電影的人買這本書,但不建議全盤接收。書中有些內容,對你做分鏡表有幫助,有些內容對你做剪接有幫助,有些內容對你使用推軌鏡頭有幫助,而在你閱讀完畢後,也要想一想:我們不一定要照著書上的指示做分鏡表,但是若要建立一種「非好萊塢」的攝影風格,恐怕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