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6日

好書推薦:《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

於家中拍攝

我應該是這本書一出版就買下它了,只不過到現在才有時間細細品味。

本書的英文書名是《Film directing: Shot by Shot》,副標書名為《Visiualizing from concept to screen》,我一開始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這本書是不可多得的實務經驗書!因為它一開始就寫了用相機拍分鏡表的方法,如果選對了相機鏡頭長短,其實就等於拍了停格的電影一樣。在台灣,很多導演都拿導演鏡,但那也只能提供一個景框觀點,還有使用的格式(Frame Size)而已。但如果用了相機鏡頭拍分鏡表,則更接近拍攝劇情時所使用的鏡頭。

書裡也提供了一種「溢滿景框」的分鏡表畫法,也就是說先畫出完整的景象,再畫出「鏡頭要框在哪個位置」。這對閱讀分鏡表的人有莫大的幫助,這樣一來,我們很清楚地可以知道主角是看到甚麼受了驚嚇,即便另一個物體不在景框內。

接下來的第五章開始,就是介紹好萊塢對於「從劇本到影像」的整體運作模式。好萊塢的製片與導演們會一遍又一遍地想著「如果這樣拍會不會更好?」再來就是與對話結合,並且修改鏡頭。如此反覆的運作,才有最後的分鏡表。可是,從第五章開始,除了一些拍片的基本常識(例如一百八十度假想線)之外,這本書所介紹的技巧與方法可以參考,但是在台灣卻很難做到。例如書中的例子,為一場棒球賽做分鏡,畫面有投手的眼神、投出球的慢動作、球在飛的特寫,揮棒擊出的慢動作....這種細緻程度是台灣電影所沒有的,這麼費工夫的分鏡表也只出現在台灣的廣告片當中。

書中也介紹了好萊塢電影開場的慣例模式:例如在三分鐘之內,鏡頭就會帶著你去見這家的所有家人,然後透過對話讓你掌握劇情;另一種我沒想到的方法是「冰箱上的便利貼」,只要把冰箱上刻意預設的便利貼,每一張都讓觀眾看過,那觀眾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認識這一家主角了。真的「很好萊塢」,不是嗎?

我很推薦熱愛電影的人買這本書,但不建議全盤接收。書中有些內容,對你做分鏡表有幫助,有些內容對你做剪接有幫助,有些內容對你使用推軌鏡頭有幫助,而在你閱讀完畢後,也要想一想:我們不一定要照著書上的指示做分鏡表,但是若要建立一種「非好萊塢」的攝影風格,恐怕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2007年7月31日

五百年以降,帆船初體驗

2007 年七月二十八號其實不是甚麼特別的日子。陽光一樣燦爛,午後仍然下了一場雷陣雨。

不過,那天下午,我受邀去坐了一趟帆船。我跟所有人一樣,對帆船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它是靠著帆航行。這艘帆船名叫「風行者號」,去年六月才下水,現在是哈利船長的私人資產。很多人都想問哈利船長,為什麼不買車,想買船?

「啊就迷上了嘛。」

好吧。這樣子應該問不出所以然來。我上了船,坐在輪舵旁邊,接著船長發動引擎,開始緩緩向外港駛去。風行者號是艘33呎的船,基本上設計是可以睡四個人,然後還會有客廳、廚房、廁所;如果客廳有人睡的話,大概還可以再加四個人。在台灣,所有的帆船總數加起來,可能還不到五十艘;所有的休閒船舶的數量加總起來,可能還不到一百艘-可是,台灣是個海島耶!不是嗎?

等到船離開了港口約莫兩三百公尺,哈利船長就張起帆,關掉引擎,讓船在海面上御風而行。那天的浪對哈利船長來說不算大,對我這個初體驗的人而言,倒還是蠻刺激的。帆船的船速其實不快,因為主要都要靠風才能前進。而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想起歐洲地中海一帶的國家,在十五世紀,當他們的航海術成熟之後,他們開始向大西洋發展。有些水手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沿岸前進,從歐洲繞過非洲好望角,再經過印度,最後到達亞洲。這些精於航海術的國家,最後都變成了海上帝國主義者。而就在十六世紀時,因為帆船這項交通工具,西班牙人發現了台灣...

一個小時過後,船長要把船開回港口。原先偏左的帆轉向偏右,陸地就在正前方。我又想到我們的祖先來台灣,也是靠帆船。一艘艘吃水淺的戎克船,船底載滿了壓船石,然後滿載懷抱希望的祖先們,過黑水溝來台開墾。他們在數百年就乘著帆船遊歷四方,而我,我竟然到2007 年,我才第一次搭帆船!

謝謝朋友快樂豬、哈利船長給我一個初體驗的機會。2007 年七月二十八號其實不是甚麼特別的日子,但是,它是我的「海洋啟蒙日」。

2007年7月11日

第一次投案就入選-快快樂樂無痛參加公視人生劇展徵選徹底解答操作手冊(三)

前面兩篇已經把該注意的重點大概都 PO 上來了,今天這篇不會太長,但是會補充說明一些重點。

在我去複審以前,總有人提醒我,要定好攝影師是誰,甚至演員製片是誰,最好都先決定,形成一個「豪華打線」。也有前輩提醒我,評審會問:「製作費不夠怎麼辦?」那我這個主事者必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據說這都是每回必問的考古題,結果這些題目一題都沒問,原因是評審的專業幾乎都是編劇,也就是說,他們在乎的是故事。

說到公共電視人生劇展的評審們,學問可大了。評審的來源大概有幾個方向:第一,在學校教編劇或是電影製作、電視製作,但是很久沒有參與業界的影視製作;第二,業界的前輩,也是接近半退休狀態者,含飴弄孫的時間比較多;第三種是目前正在業界的中生代知名導演,只是因為他去年參加過徵選,今年就來當評審。講到這裡,我的結論就是:評審其實就是你以前在影視學校內遇見過的專任老師或兼任老師!在學校就要燒好香求保佑!

所以說,見評審的時候最好還是要稍微端莊一些。最起碼,評審在業界的輩分頗高,搞不好明年再投人生劇展,還是會有相同的評審。誰知道?

從二月一日的所發佈的公視新聞稿到六月二十五日公佈評選結果,將近五個月的時間,徵選活動總算落幕了。在這裡還是要謝謝公視開啟了一扇窗給剛進影視工業的新人,也希望明年評審面談時間不要這麼短,更希望今年沒有入選的朋友們,我們一起加油吧!希望明年還是可以看到各位!

2007年7月8日

第一次投案就入選-快快樂樂無痛參加公視人生劇展徵選徹底解答操作手冊(二)

上次說到初選參加的過程,其實那只是小CASE 而已,真正的重頭戲在於複選。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的投稿者都不是影視製作公司重點栽培的對象,幾乎都是「跑單幫的」。如果你正好是後者,請繼續看下去。

當你通過初選後,就得要寫劇本、還有募集製作團隊。請注意看初選新聞稿,從得知入圍初審到複審交件,只有一個月而已。到這時,你需要一位拿手的製片,對影視製作環境熟稔的製片幫你忙-但我個人認為,「有熱忱」是第一要件,甚至是你的「換帖兄弟」肯挺你到底,這就夠了。製片主要的任務就是打電話去找演員、燈光、攝影師、音樂、美術、甚至找場景...然後就要開始預估製片成本。由於這個階段才初選入圍,有許多事情沒辦法確定,造成預估上的困難。換言之,這整個團隊其實也不能肯定地答應你,然後排開他預定的工作不做,因為你的也是一個未確定的案子罷了。但是,有趣的是,公視方面當然希望你確定的事項越多越好。有人曾經開玩笑地說,如果金城武肯演人生劇展,這個案子一定過!想當然耳,金城武參與的片子,他的經紀人一定看過案子,整體的元素都一定在水準之上,真的叫做「電影塞進電視裡」,豈有不過的道理-但預算應該可怕得驚人!

說到這,我們來看看公視的角色。公共電視提供這個園地給影視圈發揮創意,他們當然希望有實質的回饋-金鐘獎!這樣才能對得起捐款者,又或是說,我們拿了公視的資金去拍片,我們感謝公視栽培的方法,就只有拿金鐘獎了。

講來講去,我們必須提到最重要的關鍵元素:錢!公共電視對每部《人生劇展》最多提供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而且內含 5% 的營業稅。老實說:真的不夠。因此,如果各位注意看公視人生劇展現在播映的內容,幾乎都不搭景,拍攝地點可能是鄉下、果園、學校,而故事是真的貼近生活。倒回去想,在你投稿的時候,就要設定題材了:千軍萬馬不能拍,雕梁畫棟不能拍,沙丘城堡不能拍,因為那都是花大錢。另外一個議題,因為這部電視戲劇是公共電視委託製作,所以電視版權歸公視所有。除非你這一方出資接近公視的資金,那就可以談版權-這種例子幾乎沒有。又有一種是投稿者會做出「電影版」跟「電視版」,電影版就可以跟公視談,然後由導演持有,到國外影展賺獎金。

錢不夠怎麼辦?好問題,可以先問你自己。公視都願意拿出一百五十萬了,你自己呢?是否願意「為藝術犧牲]呢?有人是用走一步算一步的方式,想要藉由電影劇本獎、短片輔導金去「補充子彈」,務實一點的就真的自己掏錢墊款-這全都是取捨問題,看自己覺得值得不值得。

暫時談到這裡。下一次要提的是「複審見聞」。小弟敝人不才在下我的案子,其實是有在這張新聞稿中。嘻嘻,歹勢....

2007年7月6日

學生時期作品-少年夏不安

第一次投案就入選-快快樂樂無痛參加公視人生劇展徵選徹底解答操作手冊(一)

對於許多嚮往製作電影的朋友而言,通常公視的《人生劇展》就是一個大家擠破頭的入門園地。因為公共電視的節目沒廣告,人生劇展時間長度七十八到七十九分鐘,其實就是一部電影的長度-只不過這部電影是在電視上放映,而公視提供資金供你發揮夢想。不過,版權歸公視所有,拍攝的機器也不會是電影攝影機(除非你自己願意掏腰包)。本系列文章將完全公開參與《人生劇展》徵選的辦法。

首先,請先研讀這篇新聞稿

在這篇新聞稿中,有幾項重點:第一,題材。事實上,公共電視每年要的題材都不同,今年正好是要小說或故事改編。第二,投稿者必須要有個「營利事業登記證」以及「廣播電視節目供應事業許可証」。比較麻煩的是第二點,一個新人怎麼可能會有這兩項證件?不要急。第一關其實就是人脈比賽,是可以檢驗你在影視圈的人際關係的。如果你是那種影視製作公司刻意栽培的新秀,你就不用來讀這篇文章了!再來,你也可以去找你以前合作過的廣告公司、拍攝過劇情片的公司。如果再沒有,表示你對這個圈子陌生,這就有點難辦。到這種地步,新人只好硬著頭皮開始打電話:「喂?某某某影視製作公司嗎?我有一個很棒的故事,想要投公視人生劇展,不知道你們是否有意願跟我合作?」這裡還有一個重點要注意:公視提供的拍片資金是提供給影視公司「委製」,內含百分之五的營業稅。

OK,兩個月過去了,我們又可以在公視的網頁上看到這樣的新聞稿

在這篇新聞稿中只有一個重點:向人生劇展遞案的,起碼有六十一件案子,通過初選的有十九件,初選錄取率約為百分之三十一。這個時候就要開始做功課了,你可以使用搜尋引擎查詢各家製作公司的來頭:「咦?這家是明明是廣告製作公司,怎會來遞案?」「咦?這家以前只拍工商簡介,怎麼突然參加人生劇展?」你就可以合理懷疑,這些公司是「被委託」出面的,遞案的導演或編劇應該很年輕。另一種是以「某某影視製作公司」出面,這種案子的實力很強,提案人多是該公司刻意栽培的新人,甚至有些公司設有經紀部門,可以直接調動演員,這種最可怕。接著是以片名在網路上搜尋,你會發現:有些是某年度的文學獎得獎作品,有些是名教授的故事。這樣各位就可以惦惦自己的斤兩,評估自己的案子。想一想:怎樣把自己的案子「賣相」變得好看?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睡覺去!

2007年6月30日

電影系畢業,有頭路嗎?

這個問題已經是自一九八零年代以後,源遠流長的「考古題」了。就像我電影系的老師,他叫計程車載到學校,總是不想提起他在電影系教書。原因是話匣子一開,計程車司機的言論都是一知半解,而這樣的「閒聊」是不會有結果的。今天,就讓我的親身經歷,向大家做一個簡易報告。

是的,狹義的「電影」在台灣真的很不景氣,且台灣沒有「電影工業」,有的只是「電影手工業」。在台灣拍電影很難賺錢,收支平衡就該鼓掌,但仍有人前仆後繼要拍電影,賠錢在所不辭。不過,廣義的影視工業仍然需要很多人才,我的同學們幾乎百分之八十都在廣義的影視工業內。

電影系畢業後的第一種生活型態:接案子。我的同學之中,有一位目前為止「混」得不錯的,他自己開了工作室,主要接MV以及廣告片;他的MV 還入圍過金曲獎,五月天、伍佰、蘇打綠、濁水溪公社、蕭亞軒...都找他拍過MV。就因為他「混」得不錯,我們都畢業了,他還是以休學身分繼續當學生,但這只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罷了。另外一位女同學,得過去年金馬獎最佳短片獎-讀者還是想不出來她是誰,對不對?因為台灣的媒體都繞著參加金馬獎的明星們穿甚麼衣服,誰跟誰碰面會不會尷尬,金馬獎影帝影后是誰等等。盡管她拿了一座金馬獎,生活還是跟以前沒甚麼不同,也沒有鍍金的感覺。在這種接案子的生活型態中,也有人都是「跟片」,跟著拍攝劇組工作,從事製片助理、攝影助理、燈光助理等工作。當然,案子一拍完,就又立刻恢復失業狀態。

電影系畢業後的第二種生活型態:領薪水。台灣有個有趣的現象,念電影系的總是女生多於男生,這應該跟東方重男輕女有關,男生必須扛起家業,女生則可自由發展。所以在電影系,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牲用,而畜牲還有可能當演員哩-回到正題,有些愛拍片的女生,只要撐得住,最後會變成導演;有些拍一兩部片之後就怕曬黑怕累翻的女生,最後就改到後製作公司上班。這些後製作公司並非朝九晚五型態,是被客戶追著時間跑的。客戶需要甚麼時候要上廣告、戲院放映、或是電視節目要上檔,做剪接與字幕的後製人員就得跟時間拚命。尤其收視率高的連續劇,後製人員幾乎可用「無日無夜」來形容。

電影系畢業後的第三種型態:窩在家中寫劇本。這樣的人極少數,通常會與第一種生活型態混搭。其實在台灣,目前機會算是蠻多的:人生劇展徵案、優良電影劇本徵選、金穗獎、電影短片輔導金、長片輔導金、客家電視台徵案...台灣電視頻道多如麻,想要求發展的話,機會其實很多,只是,那不再叫做電影。

電影系畢業的第四種型態:沒有在影視工業。這樣的人不是沒有,但有些進了廣告業,有些則與影視工業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就像我,只能寫部落格過乾癮。

其實,電影系畢業還有一種「高層次」的生活型態:先出國留學或出國比賽,拿了學位,回來當老師或是「留美導演」。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當他們在學校傳授電影的相關知識時,他們還是會遇到家長的質疑,搭計程車時還是會遇到運匠大哥問道:

「電影系畢業,有頭路嗎?」

2007年6月9日

忍不住拍手叫好-Ocean's 13

到目前為止,我今年只看了兩部好萊塢電影:《神鬼奇航3》以及昨天晚上的《Ocean's 13》,但我真的忍不住,要為 《Ocean's 13》寫些東西。

 

以下的文字會洩漏劇情,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可以往下看。

 

 

 

 

從宣傳的重點來看,就知道兩部片的火力放在何處。《神鬼奇航3》強調的是「誰有演出」以及「製作人是砸大錢公司的老闆」,沒人提起導演是誰,這是標準好萊塢的宣傳手法。《Ocean's 13》也是一樣,只強調「誰有演出」這檔子事,完全忘記導演是史蒂芬索德柏。史蒂芬索德柏耶!

史蒂芬索德柏是誰?簡單的說,他是由獨立製片領域出身,進入到好萊塢體系的導演。他的成名作是《性、謊言、錄影帶》,美金一百二十萬拍成,一舉拿下坎城金棕梠獎;他拍過《永不妥協》,講的是單親媽媽對抗電力公司的故事;他拍過《天人交戰》,說的是販毒與吸毒之間,每個人的內心故事;他還試過用DV拍片《正面全裸》,茱莉亞羅勃茲還參與演出。總之,目前他是在好萊塢的體制當中,少數還保有「獨立精神」的導演。他知道如何在好萊塢當中玩他自己一套的東西。

OKAY,回到正題。從《Ocean's 13》一開始的第一個鏡頭,我就覺得不一樣了。小偷自天花板垂降,在一個超級市場中移動,光卻暗得可以。怪了,這不是好萊塢的片嗎?一般好萊塢的電影,這點小錢是不會省的。之後,我也在片中看到一些好萊塢電影絕對不會用的技巧:晃得厲害的手持攝影、暗淡的燈光或甚至不打燈、切割畫面;我想要不是投資的老闆(喬治克隆尼)放手,大概這些就不會出現了。

儘管這是部大堆頭的電影,但故事情節中仍然不忘關懷一下弱勢族群。遠在墨西哥的骰子工廠罷工,原來只是勞工要求加薪百分之五未果-兩百名員工的百分之五薪水也不過是美金三萬六千元而已。這群最精湛的騙徒可以馬上送錢過去解決,但墨西哥的資方卻不願意-多麼諷刺的劇情!

另一段則是OCEAN 在看歐普拉的節目而落淚,劇情最後則把另一個賭場老闆應得的報酬拿去捐給兩百名無家可歸的兒童,使得安迪嘉西亞還得上歐普拉節目接受專訪,不得不變成大善人。這真的令人拍案叫絕!

總之,這是一部大家看了快樂開心的電影,而導演並未在風格上一面倒向好萊塢,值得讚許。若說這部片有缺點,我就會想弄成 Ocean's 13 V.S. Sky's 13,因為在這部片中,艾爾帕西諾那方都是在處在挨打的狀態,如果是兩方人馬大對決,你來我往地鬥智,那麼這部電影又會是另外一番景況了。

2007年5月6日

給Gibbs 的公開信

Dear Leroy Jethro Gibbs:

)*&(^%$#@!.....................。

為了陳述方便,我還是寫中文給你好了。我是在去年的台灣公共電視頻道認識你,知道你在美國的一個執法調查單位工作-NCIS。當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你滿頭的白髮讓我想起《天龍特攻隊》的泥巴。再一眼盯著你,我只有一個想法:怎會有男人到老都很帥?你有沒有想過參加PEOPLE雜誌舉辦 的性感男人選拔?

正因為你的出現,我才知道,美國的軍種,除了陸軍、海軍、空軍以外,「海陸」是美國的第四種軍種,與其他三種平起平坐;而以前在美國電影裡看到「Don't MOVE! FBI!」或是CIA,現在還知道有NCIS 還有陸軍犯罪調查處......縮寫龐雜與部門眾多搞得老百姓不知如何是好。記得有一回你在萬聖節晚上去人家的PARTY 查案,人家還問你說帽子上的縮寫是不是錯了,是不是應該寫成CSI.....

其實,我最想告訴你的就是:我超崇拜你的團隊!好像大家都知道他們的份內工作是甚麼。你只要喊名字,你的屬下就會直接回應立刻該做的事情。你總是邊走邊聽目標地點,還沒走出大門就可以掌握大部分的訊息,出門只是去逮人而已。根據我的估算,你們偵辦一件案子的時間大概是兩到三天,有些擄人案在昨晚發生,今天就得偵破;有些案子則必須跑指紋資料庫,或是用交集方式尋找嫌疑犯,這會比較久一點,Abby 跟菜鳥 McGee還得留下來加班。如果案子陷入膠著,你就會回家拿起刨木工具造小船,隔天就迎刃而解....怪了,你不是個性子很急的人嗎?

你算是一個很有正義感的人,可是你也有你的價值觀:

有次幫派份子謀殺了軍人,但你找不到殺人直接證據,只能證明這個幫派份子假傳聖旨冒充已死的老大,你把事實真相告訴其他幫會份子,然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最近一次是一名軍人在伊拉克服役時認識當地的女孩,希望把她帶回美國,這名軍人(Gibbs 前任老闆的兒子)與人蛇集團勾結,用空運貨櫃把人進到美國,不料與人蛇集團起衝突,軍人死了,但伊拉克女孩已經懷孕。你最後決定只偵辦命案,偷渡案就當作不存在...

你對辦案很在行,但你可能對異性關係沒辦法掌握得像Tony Dinozzo 這般如魚得水-這可能跟你第一任妻子被害有關。有次Dinozzo 問你說,你是否有過室友?你竟然回答說:「我有三個前妻,你說呢?」

我從來不知道你有沒有吃晚餐,我只知道你會深夜買外賣,偶爾跟你的上司一起吃,但不會讓屬下看見。你其實還有很多祕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臉上總是不苟言笑。我相信,世界上多幾個像你這樣的團隊,犯罪率會降低很多,世界上的壞人也會少很多。但是,也建議你要組織一個家庭,一個支持你工作的家庭。最後提醒你,多點笑容,多給你的團隊鼓勵與讚美,讓他們知道,他們是最棒的。

最後,祝

勇往直前

                                                                Stingray 敬上

2007年4月28日

花蓮輪憶往

大概是我上小學以後,在有一天的晚餐時間,家裡的電視機出現了下列的電視廣告:

「我是海上的璇宮!我是水中的蛟龍!載滿一船的歡樂,駛進金色的碼頭!歡迎搭乘-花-蓮-輪!」廣告片中的明星是侯麗芳(沒聽過不要緊!這只是證明作者的年齡)。在廣告片中,她從船艏到船尾穿梭自如,柔軟的身段加上簡單易懂的歌詞,很快地在我腦海烙下印象。

過了幾天,崔苔菁主持的《翠笛銀箏》也製作了一集花蓮輪的節目。這個節目算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MV節目,歌星在美麗的外景下對嘴唱歌。而就在那同時,父親突然提到,要去花蓮玉里看舅公。舅公是奶奶的弟弟,大概在國民黨政府來台之後移民到花蓮。於是父親做了一個初步的旅遊規劃:坐花蓮輪去,坐飛機回台北。那是一九七零年代,北迴鐵路尚未開通,去花蓮只有蘇花公路,還有就是花蓮輪,或是坐飛機。去花蓮的感覺,就好像是出國去...

即便不要提「到花蓮」,就算是「到基隆」也沒現在這麼方便。為了趕上花蓮輪出發的時間,我們在前一天晚上就到了基隆,晚上還出去蹓韃。我不記得花蓮輪是早上幾點開航,但我記得我那天的裝扮:白底黑色直條紋西裝領上衣,下半身是同款的短褲,蠻像豬哥亮的。當天我們起得很早,一家三口都很興奮。在父親隨便向小販買早餐之後,我們到基隆港的航運大樓準備搭船。首先是汽車先開入船艙底層,對於小小年紀的我而言,真的沒有見過這樣的龐然大物,竟然還載得下汽車!接著乘客得要先進入航運大樓這棟建築物,再從三樓的船橋魚貫登船。不一會兒,船笛鳴起,花蓮輪慢慢駛離岸邊。

整個旅途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該算是從海上看龜山島,還有蘇花公路。以物理運動的相對性而言,其實我是看見了一隻巨大的烏龜從我們船的左側游過去;至於蘇花公路,就好像看到海岸山脈被橫切了一刀。船的速度不快,但是船艏破浪,激起白色浪花,我在小學裡連講了三年。

約莫下午一點鐘過後,花蓮到了,乘客是直接下到碼頭的,花蓮客運就在碼頭接駁客人。那時還有營業用的三輪車!我們上了花蓮客運,但搭船的後遺症才剛開始-回到陸地上之後,我一直覺得我還在船上晃呀晃。

一九八零年,北迴鐵路開始營運,花蓮輪便消失了。原來這種運輸工具的替代,在那時就有了。網路上找不到任何一張花蓮輪的照片,而我小時候的「海上璇宮」,只能銘記在我心中。

花蓮輪,是不是有可能再復航呢?這樣的話,我們還需要蓋一條在山中穿腸剖肚的蘇花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