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日

片格間轉動的時光


西元一八九五年的十二月,盧米埃兄弟在法國的一家咖啡館內放映了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聽說那時候有很多觀眾奪門而出,深怕被火車撞到;二零零六年的十二月,有兩部一九七八年所拍攝的影片在我中壢的的家中重現。儘管我曾經在學校看過同學們的膠捲成品,但我想,是因為這影片的歷史感,這樣的影片放映更顯得令人神往。放映機開始轉動!

我在家中的廚房架起了放映機,讓影像投射到別人家的牆上。 當然,這樣還是只有我家看得見;這兩部影片還是國家地理頻道的前身-國家地理學會,到大陸上拍攝的。我想:當時拍攝的目的,是為了讓美國人認識當時中國的樣貌吧。

兩部影片《China: An Emerging Giant》《China's Changing face》它們的風格差不多,但卻可以知道當時美國人最想知道的事情有哪些。例如住新人結婚住窯洞、學校教育、農村建設等等。在學校教育部份,影片中的小學生還在學針灸,北京大學的入門處 放置了毛澤東的雕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原子結構-你一定可以聯想到原子彈計畫。農村是這兩部影片中都很重視的部份,農人正在曬泥磚蓋房子,也有魚鷹替漁民銜魚;更有趣的是農民所組成的軍隊-他們在農地邊持槍練習刺槍術,完畢後再把槍像「三槍牌」的註冊商標一樣架在地上,然後直接下田工作。美國人可能覺得最稀奇的是蠶絲的製作過程,這段在三十分鐘的影片中就佔了四分多鐘。從養蠶吐絲到人工抽絲剝繭,到捲上紡織機,整段意圖呈現出中國大陸當時的經濟命脈-這樣的商品當然是希望銷到美國去。


另一段影片中則介紹了都市生活:幼兒園的小朋友,新蓋的公寓群、住在裡面的中產階級。找來拍攝的娃娃面容豐腴,中產階級家庭則擺滿了一桌子的菜餚,不像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樣子;不過,大家穿的衣服都沒什麼變化,大多是毛裝(不然說中山裝好了)。市區裡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汽車則是稀稀落落地經過。還有一段是介紹當時中國大陸的工業進步情形,有煉鋼廠,甚至有當時南京大橋建設到完工的影像。我在網路上查找資料,南京大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後最長的鋼構橋,從鋼材料到設計施工,全部都是中國大陸自己來。這項重大的工程當然有其重大的政治意義,橋頭還豎起了政治意味濃重的銅像。


答答響的放映機停了,影片放映完畢,全場觀眾就我一人。回過神來,點亮日光燈,妻子在書桌前敲鍵盤;打開電視機,我確認現在是二零零六年,台灣正在進行北高市長選舉。在剛才放映的時間裡,我彷彿跌入了時光隧道,去了一趟七零年代末期的中國大陸,那時四人幫已被捕,鄧小平重新掌權,確立了改革開放的路線 。而我這樣一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卻在三十年後看見了這些影像。我一直覺得,電影片傳遞了更多的「神韻」到達閱聽人的面前,你好像會覺得攝影師是昨天才拿去沖印廠沖片、印片的。


在片格轉動之間,我在時間與空間之中旅行。


農人收割稻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