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篇投稿至獨立天下評論
一九零三年十二月十二號,小津安二郎出生;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變,張學良挾持蔣介石,要求「停止剿匪,一切對外」,這使得中國共產黨得以在抗日戰爭之中喘息;
現在我又從電影《首爾之春》知道: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少壯派軍人全斗煥用一個晚上發動政變,掌握了韓國政局。
電影一開始就打上一行字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因此真實事件當中的人物,名字全都有了變動,部隊番號也是。這可能是為了要「戲劇化」這個真實故事,或者不想惹上麻煩的權宜之計。畢竟完全照真實拍攝,可能上映後會有一票人要跑出來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如同魏導拍攝《賽德克巴萊》或是《KANO》,但如果說是 "改編" 便自由得多了,但還是要貼近事實。另外在此同時,各位就可以從電影中看出,導演與編劇「喜歡誰」或是「不喜歡誰」了。
以台灣觀眾而言,可以認出來的劇中角色有兩個韓國總統:全斗煥與盧泰愚。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六晚上,朴正熙(音 瓢 ,用注音法找這個姓氏好難)總統邀請警護室室長車智澈與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共同餐敘,但兩人在政治上的看法與觀點早已水火不容。有一說是在盛怒之下,另有一說是事前策劃,中央情報部長先開槍打死警護室室長,後打死朴正熙,時任總理的崔圭夏就暫行總統職位,並於十二月六號正式繼任總統。
但他並不是有實權的總統。權力來自於「叫得動人去做事」。
那時候全斗煥少將就有這樣的野心。因為在韓國軍隊裏面,還有個「一心會」的小組織,那是由韓國陸軍士官學校中的兄弟會演變而來,人脈遍及所有念過陸軍士官學校的軍人。我想起尹清楓案子發生之後,才被人揭露「國軍裡面有洪門組織」。而倒回去說,原來朴正熙也是以政變手段取得政權,全斗煥是幫他拿下政權的人。有樣學樣,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全斗煥少將時任陸軍保安司令以及朴正熙刺殺案的聯合搜查本部長,也就是說他負責專案偵查朴正熙刺殺案。當時的韓國參謀總長看出他有這樣的野心,所以找了一個 "沒有一心會背景"的張泰琓 來擔任首都警備司令。這又讓我想起了過去台灣軍隊當中,正期生會鄙視非正期生的現象,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全斗煥發動政變的方式是懷疑他的上司,參謀總長鄭昇和涉入朴正熙刺殺案,在還沒有國防部長簽字與總統簽字之下,非法帶走參謀總長。在這部電影中的英雄是首爾首都警備司令,他不能讓全斗煥所控制的軍隊進入首爾,雙方先開始呼朋引伴,很多首爾以外的部隊被叫來助陣。在十二月十二日那個晚上,氣氛詭譎,如同角色 "全斗光" (其實是全斗煥) 所說,
「輸了就是政變,贏了就是革命。」
接著就是短兵相接,全斗煥必須要掌控首都內的陸軍司令部、首都警備司令部這兩個地點,攻守就開始了。另一邊的首都警備司令是想要保衛首都,保衛這個制度。最終全斗煥那邊幾乎掌握陸軍軍隊中的大多數,這裡面還有兩點蠻重要的,其一是「美國不介入」,其二是倒向全斗煥的國防部長。還有因為全斗煥這邊擔任保安司令,能夠監聽所有軍隊中的通信對話,還沒開戰就贏了一半。這大概都是兩方輸贏的原因。
《首爾之春》因為不是紀錄片,卻可以用很貼近事實的方法去描繪每個角色的心理層面與想法。全斗煥的霸氣,首爾首都警備司令的英雄悲劇角色,其他軍人的抉擇...
我理解導演與編劇的想法:當年,壞人的確贏了。文人照程序執行總統權責,軍人卻是用武力直接奪權。由於一開場的字幕寫著「由真實事件改編」,我還以為電影的結局是「壞人輸了」,其實並沒有。壞人掌握了所有軍隊,再要求總統「補簽字」,使其逮捕參謀總長的行為合理化。崔圭夏總統是在「勢不在我」之後才簽字,還簽上了日期時間,讓歷史紀錄「這是補簽」的事實。
喜愛權力的人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權力是一時的,歷史的批判是永遠的。全斗煥造成了光州事件,全斗煥執政下的期間變成了諸多影視題材:《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紀錄片《萬神》,還有其他我沒看過,訴說真實不公不義的韓國歷史事件,都有全斗煥。
首爾的春天,其實過了很久才到來。
電影的片尾用一張全斗煥領銜的大合照,並且加註他們是誰,他們現在在做什麼,彷彿是一種指認通緝犯的感覺。那群人可能從來沒想過,政變過後四十多年,使用影視傳媒的力量,人人喊打。
其實,十二月十二日是我的生日,在過去我會感謝母難日;但是在得知這麼多事件都發生在我生日當天後,這天就成為一個為各項事件的祈福日,並且深深地為這一天離世的人哀悼。
願他們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