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喜歡建築,所以知道「公東的教堂」;
因為公東的教堂,所以知道公東高工與錫質平神父的故事;
因為錫質平神父,我才知道有一個瑞士白冷會,自一九五零年代派遣神父與修士到台東傳教,而他們在台東所做的事情,大過於傳教幾萬倍。
白冷會的 "白冷" 其實是 "伯利恆" 這個地名以德語發音,然後再音譯成中文。二戰以前,他們在中國東北服務,二戰以後共產黨把他們趕了出來,於是輾轉選定台東成為服務的地區。我這次去台東除了主要任務外,另一個任務就是想拜訪他們。
首先到台東的小馬天主堂,這是瑞士人傅義修士所設計的教堂。在台東,傅義修士設計了一百多所教堂,幾乎都是簡潔的現代主義,入口都是幾何的三角造型。小馬天主堂後方有個小墓園,有七位神父長眠於此,這七位神父當中,有六位神父都是外國人-應該都是瑞士人吧。這其中包含被稱為「蘭嶼之父」的紀守常神父。五零年代,當漢人文化還在歧視原住民的時候,紀守常神父就在蘭嶼為達悟族人打抱不平。
小馬天主堂足以欣賞的地方,還包含祭壇牆上的抽象大理石拼貼,也富含宗教意義,這也是傅義修士創作的,也就是說神父修士他們雖然在傳教,但他們的藝術意識早就進入了現代主義。
接著到台東市的白冷外方傳教會院址,這邊有一個他們自己舉辦的「白冷會回顧展」-我竟然忘記要先打電話預約,到了現場才打電話,一位外國老爺爺出來開門接待我們,帶我們到地下室參觀-這位就是歐思定修士,歐修士 1963 年來到台灣,比我出生還要早!談話之間,我們問他會不會講台語,他可以用三種台語方式說 「一點點」...
除了剛才介紹的傅義修士有建築與藝術專長,
紀守常神父守護蘭嶼地區,
歐思定神父還創辦台東的環保團體,
另外還有研究長濱文化與排灣文化的艾格里神父,
加入阿美族並且擁有阿美族名字的池作基神父,
研究腳底按摩的吳若石神父,
開辦公東高工的錫質平神父...
每一位神父都在台東地區幫助我們的同胞,並不是只單純傳教而已。我在這個接觸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感覺到歐修士身上 "神的味道" ,他們都是普通人,是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只是工作是「為天主服務人群」,而且服務一輩子。看展快結束的時候,歐修士有事情要先走,他囑咐我們記得關燈關門,然後就自己出去了-
我們是第一次到訪的陌生人,然後他竟然可以這樣信任我們...
其實最後一站是想去南興部落去追思錫質平神父,我前次騎腳踏車路過,問路邊雜貨店都沒有人知道在哪裡,後來是回家以後,用 google 地圖與他人臉書照片,才確定了錫神父的墓地位置。錫神父與南興部落劉家頭目交好,下葬是使用頭目之禮。不過天色已晚,需要趕路回桃園,只能路過。
我想下一次,我會再騎腳踏車,到錫神父的墓前,獻一束花感謝他對台灣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