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中等收入陷阱

 從泰國回來以後,我一直認為泰國是個舒服的國家,簡直是另一個台灣。但與此同時,我讀到了一個經濟學名詞:「中等收入陷阱」。

維基百科對這個名詞的解釋是這樣:

“指一國依靠某些優勢達到一定所得水準後,經濟發展停滯,無法順利邁向更高所得水準的狀況。陷入中等所得陷阱中的國家,因薪資上漲,失去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既無法與低成本生產的他國競争,亦無法進入高附加價值市場,以及加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

看向泰國:泰國真的是靠觀光業起來的國家,可能三十年前大家就知道可以去泰國觀光,但這麼多年過去,觀光業仍然是泰國最大宗收入。有一項統計說泰國有百分之四十的經濟活動屬於「地下經濟」,不過這裡說「地下」指的的是泰國政府收不到稅就是了。想想看泰國觀光景點、水上市場、鐵路市場攤販何其多,幾乎都用現金交易,那麼小販的生活很容易就被滿足了,他們個人可能從來沒有想到要轉型,如果家裡有大學生,那或許接手家裡的攤位就可以生活下去,並不會想更進一步向上發展。

那麼,泰國政府是否有想到這點?有的。目前泰國有兩大計畫:泰國 4.0 與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計畫,主要是借助泰國在地理位置上面的優勢,成為東南亞經濟火車頭,並且吸引高附加價值的工業到泰國設廠。我知道目前泰國「也」開放外籍勞工到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等等。不過到目前為止,泰國的計畫還在發展中,我看得到一棵一棵工業小樹苗,可是還看不到整片森林。走在曼谷街上,我都會覺得泰國人十分樂天知命,也就難怪許多台灣人喜歡泰國,比台灣還要鬆軟的感覺。

泰國正是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之中,大家都過得很開心。這樣的論點也可以用個人:我對現況滿意嗎?我自己是否也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也可以適用於地方政府:目前這樣的經濟發展,是「足夠了」或是「還可以更好」?當然,某些地方總是持續保有一種鬆軟緩慢的氛圍,或許沒有不好,是看每個人的選擇、地方政府的選擇、國家的選擇。

經過我查詢 各項 AI 大模型的結果,目前有比亞迪在泰國設廠,後續 Tictok、微軟、Google 都要把泰國當成是東南亞的資料中心,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祝福泰國在不斷前進的同時,仍然能夠保有一份慵懶與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