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30日

花東單車行 贅語碎碎唸

十一月一號到十一月四號,我偕友人到東部去騎單車。花蓮到台東是一百七十公里,我們扣掉前一天晚上住花蓮,路途花了三天兩夜。路途的感受各人不同,得讓各位騎過才能體會。不過,我有些個人的想法,可以與各位網友分享:

「環島旅行,是台北來的人才會做的事。」

友人在花蓮的某個機車行,跟老闆借六角扳手調整座椅。老闆冷不防地用閩南語問了一句:「你們是台北來的喔?台北來的才有錢有閒環島。」

一句話直接刺入核心。我看到了兩個問題。

其一,是媒體觀點的問題,因為媒體都在台北,緊張忙碌的生活也在台北,許多台北人渴求一片樂土,所以「三一九鄉向前行」「練習曲」這些議題都是台北人發起的。當我在台東看著電視上報導「百貨公司週年慶」時,才真正體驗到「甚麼是台北觀點」-百貨公司周年慶的新聞,應該放在地方新聞裡面,但是台北的媒體卻都認為,台北的新聞就是全台灣的新聞。

其二,是城鄉落差與貧富落差。旅行對大部分人而言,必然是物質富足了以後但心靈上不滿足所產生的活動。老闆問得酸溜溜的,我想,他也許反映了M 型化社會中,另外一邊族群的想法。

台九線、台十一線公路邊的商業活動

這一路上三天的時間,我們只有一次跟原住民同胞有過交易,買了烤香腸與百香果汁。他們開著小貨車,到一個國民小學的運動會場外販售。其他時間,說來慚愧,我們都是跟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商店交易。無論是花東縱谷、或是花東海岸線的名產名店,全部都是漢人開的。而原住民所開設的店,大多是規模不大的檳榔冷飲攤,有的還附設投幣式卡拉OK。所以,看起來,花東地區的商業活動中,中小型企業仍然可以生存,但是資本額比較大的商業活動,仍然是在漢人手中。如果是城鎮中心或是風景區,大概就是資本額超大的便利商店了。

腳踏車哲學

腳踏車是一種完全靠體力的交通工具,在踩踏之間,其實是有很多哲學在裡面的。上坡的時候使盡力氣往上騎,下坡的迎風滑行就當成是你的獎賞。騎腳踏車其實不要逞強,這是一種比耐力的活動。我在一開始的前幾天,大概就把力氣用完了,最後一天進入台東市,時速只剩下十公里。如果力氣配置妥當,那最後一天不至於這麼慘。

認真的男人女人,都很美麗

在花東縱谷,騎單車旅行的人的確變多了。火車站的行李房最知道。這群人裝備整齊,該有的都有了,然後結伴在花東馳騁。在腳踏車方面,我還是「遜腳」,因為真的懂腳踏車的人,是會拆裝腳踏車,然後帶著環遊世界-我這回還爆胎一次,牽著走大概走了五公里遠吧。不過,最後一天,一群腳踏車騎士在台東機場拆卸腳踏車,看得我目瞪口呆。其中一位長髮女生,坐在地上自顧自地拆解腳踏車,美呆了。我見過女生拿口紅,我見過女生拿畫筆,我也見過女生拿鍋鏟,或是拿掃把,但我卻從沒見過女生拿起六角扳手,將一個個螺絲卸下,細心整理自己的腳踏車。各位讀者都應該要想辦法看過一次。

 

好啦,以下是這次旅行的照片集,歡迎收看:

2007-11-01 花蓮單車之旅第一天

 

2007-11-02 花東單車行第二天

 

 

2007-11-03花東單車行第三天
2007-11-04 花東單車行第四天

2007年11月27日

悼 一位女導演之死

就像各位讀者已經知道的:有位女導演,在收工回家途中,因車禍死在高速公路上。而這也不是頭一次聽聞這類的事情了。

很久以前,有個學生幫老外到台東拍片,遇上颱風過後溪水暴漲,在強行過河途中被水沖走-這是個缺乏危機意識的例子。而更多的例子,都是像這位女導演一樣,因為疲勞而發生意外。我曾經聽聞過有位電影工作人員收工後騎機車回家,就直接撞進馬路上的開挖坑而死,家屬還希望找到有人作證,證明開挖坑當晚沒有做警告設施;近一點的是我學弟,晚上還要去趕大夜班,騎著一五零機車直接衝進砂石車底盤,新買的機車全毀,人則躺了兩個月。

而剛剛,就是剛才,我閱讀娛樂新聞,提到周杰倫在拍攝MV,早上一大早拍到隔天早上七點,足足二十四小時。

好像勞基法都管不到這個領域,是嗎?收工後,工作人員是怎麼離開現場的?

影視這個領域,好像大家都是鐵人,熬夜三天都好像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我們自己也好像習以為常,唸書時就開始熬夜拍片,熬夜剪接。而很多後製作公司,開出的條件都是「可以加班嗎?」去應徵的同學只能抿著嘴,點點頭。

女導演之死,比較會讓大家質疑的是,她是劇組的領導者,她可以決定休息或不休息,但最後她還是自己開車-明顯就是為了省錢。省錢的議題不提,但仍然還是要提對於風險管理意識太過薄弱,全車甚至都睡著了,讓一位「兩天只睡三小時」的司機在高速公路上開...

我想要對我們同行、我們同學說:我們真的要有風險管理的想法在我們日常生活上,我更想對我們的社會說,請給我們一個有保障、有尊嚴且工作環境合理的空間。

2007年11月15日

花東單車行 贅語碎碎唸

十一月一號到十一月四號,我偕友人到東部去騎單車。花蓮到台東是一百七十公里,我們扣掉前一天晚上住花蓮,路途花了三天兩夜。路途的感受各人不同,得讓各位騎過才能體會。不過,我有些個人的想法,可以與各位網友分享:

「環島旅行,是台北來的人才會做的事。」

友人在花蓮的某個機車行,跟老闆借六角扳手調整座椅。老闆冷不防地用閩南語問了一句:「你們是台北來的喔?台北來的才有錢有閒環島。」

一句話直接刺入核心。我看到了兩個問題。

其一,是媒體觀點的問題,因為媒體都在台北,緊張忙碌的生活也在台北,許多台北人渴求一片樂土,所以「三一九鄉向前行」「練習曲」這些議題都是台北人發起的。當我在台東看著電視上報導「百貨公司週年慶」時,才真正體驗到「甚麼是台北觀點」-百貨公司周年慶的新聞,應該放在地方新聞裡面,但是台北的媒體卻都認為,台北的新聞就是全台灣的新聞。

其二,是城鄉落差與貧富落差。旅行對大部分人而言,必然是物質富足了以後但心靈上不滿足所產生的活動。老闆問得酸溜溜的,我想,他也許反映了M 型化社會中,另外一邊族群的想法。

台九線、台十一線公路邊的商業活動

這一路上三天的時間,我們只有一次跟原住民同胞有過交易,買了烤香腸與百香果汁。他們開著小貨車,到一個國民小學的運動會場外販售。其他時間,說來慚愧,我們都是跟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商店交易。無論是花東縱谷、或是花東海岸線的名產名店,全部都是漢人開的。而原住民所開設的店,大多是規模不大的檳榔冷飲攤,有的還附設投幣式卡拉OK。所以,看起來,花東地區的商業活動中,中小型企業仍然可以生存,但是資本額比較大的商業活動,仍然是在漢人手中。如果是城鎮中心或是風景區,大概就是資本額超大的便利商店了。

腳踏車哲學

腳踏車是一種完全靠體力的交通工具,在踩踏之間,其實是有很多哲學在裡面的。上坡的時候使盡力氣往上騎,下坡的迎風滑行就當成是你的獎賞。騎腳踏車其實不要逞強,這是一種比耐力的活動。我在一開始的前幾天,大概就把力氣用完了,最後一天進入台東市,時速只剩下十公里。如果力氣配置妥當,那最後一天不至於這麼慘。

認真的男人女人,都很美麗

在花東縱谷,騎單車旅行的人的確變多了。火車站的行李房最知道。這群人裝備整齊,該有的都有了,然後結伴在花東馳騁。在腳踏車方面,我還是「遜腳」,因為真的懂腳踏車的人,是會拆裝腳踏車,然後帶著環遊世界-我這回還爆胎一次,牽著走大概走了五公里遠吧。不過,最後一天,一群腳踏車騎士在台東機場拆卸腳踏車,看得我目瞪口呆。其中一位長髮女生,坐在地上自顧自地拆解腳踏車,美呆了。我見過女生拿口紅,我見過女生拿畫筆,我也見過女生拿鍋鏟,或是拿掃把,但我卻從沒見過女生拿起六角扳手,將一個個螺絲卸下,細心整理自己的腳踏車。各位讀者都應該要想辦法看過一次。

 

好啦,以下是這次旅行的照片集,歡迎收看:

2007-11-01 花蓮單車之旅第一天

 

2007-11-02 花東單車行第二天

 

 

2007-11-03花東單車行第三天
2007-11-04 花東單車行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