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8日

Stingray,我的英文名字

「好特別的英文名字!」這是每個人拿到我的名片以後的第一個反應,而且多數人試圖唸出發音:有人唸"Stin-gray",但是,"Sting-ray" 才是對的。

這又得要說到從前。在我國中的時候,每週日中午都有影集在中視播出,前者就是霹靂遊俠,接著的電視節目的也要叫做霹靂XX。因此,這部影集叫《霹靂火》,英文片名是《Stingray》。

劇中Stingray 是一位中情局退休的私家偵探,打過越戰,因不明原因退役。他開的車是雪芙蘭 Corvette Stingray,他戴黑色墨鏡穿黑色皮衣;他接客戶的案子不收費,可是卻告訴客戶一句話:「你欠我一個人情。」因此,在劇中,有人願意借他車開,有人願意為他偽造證件。更有甚者,有人願意為他擋子彈。那一集電視節目中,挨子彈的的人倒在Stingray 懷裡,語氣微弱,嚅嚅地說:「我這樣還你人情了嗎?」

看吧。有價碼的東西好談,人情是最難還的。除此之外,劇中刻意設計的場景都以夜戲較多,霓虹燈管的倒影流動在汽車金屬表面上,煞是好看。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覺得我的名字也要叫 Stingray,我也要叫我的朋友們「欠我人情」。

一直到了一九九八年,同事去泰國玩,買回幾個皮夾向我炫燿:「這是Stingray 的皮去製作的!」我才知道,原來Stingray 是一種水中生物-魟魚。這種魚像是長了兩片大大的翅膀,在海底滑翔。各位如果有看《海底總動員》的話,仔細看 Mr. Ray 的長相就知道啦。兩千零六年,澳洲的動物星球主持人被魟魚刺死,這才使我的名字響亮起來。但願以後在某處的百科全書上,能看見下列的條目:

Stingray (n.): 1986 年的美國的偵探電視影集《霹靂火》

Stingray (n.): 1966 年英國的木偶電視影集《霹靂艇》

Corvette Stingray(n.) : 1971 年雪佛蘭所生產的跑車

Stingray (n.): 魟魚,形似太空飛碟。

Stingray Lien(n.): 一個認真生活,努力寫部落格的人。

2007年2月27日

又有新玩具-Krasnogorsk-3 電影攝影機

各位看倌!照過來照過來,大家靠近一點,又到了介紹我的新玩具的時間了!麻煩請快遞從後台把東西推出來:看到沒有,這是一個黑色的皮箱,感覺上有點舊。現在讓我把這個皮箱的扣鎖打開,取出裡面最重要的東西,慢慢拆開泡泡袋....各位看啊!這是一部電影攝影機,蘇聯製,堅固耐用,純機械式,惡劣氣候下不怕故障。請各位掌聲鼓勵!!後面的不要擠,不要擠,警衛,快叫警衛來,有人衝上台來,搶劫,搶劫啊......

放心好了,這種情形絕對不會發生。現在大家都喜歡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誰還會去慢慢裝底片,測量焦距再拍攝?

我就會。

這其實跟沖泡咖啡然後再喝是一樣的道理。有人買三合一咖啡,撕開包裝隨沖隨喝;有人買咖啡豆回家,手工磨豆再找山泉水,用過濾壺沖泡。更有甚者玩「冰釀咖啡」,衝天高的玻璃管柱底下放著咖啡壺,盛滿一壺好似需要一年。說穿了,我們都是要那個過程-越繁複的過程會把事情給儀式化、神聖化。

這部電影攝影機是鼎鼎大名的K3 攝影機-其實還有 K1,K2,K4的型號,只是 K3 比較有名氣。說起來還是要感謝列寧還有蘇聯共產黨,他體認到電影可以成為宣傳共產主義的工具,所以大力扶植電影產業,也造就了獨樹一幟的電影理論。想想看:在冰天雪地製造的電影攝影機,一定很耐用。這部攝影機全機身是鑄鐵打造,無論握舉都有厚實的感覺。動力是發條,扭緊就可以拍攝三分鐘。沒錯!就只有三分鐘,拍完三分鐘之後,就得拿個暗袋,把整部攝影機套起來,卸下拍完的片子,再裝上未拍的底片。如果使用機器得心應手的人,可以拍出很棒的電影質感;如果不會拍,那也可以拍到一些像刮片、焦距不準、跳格等等電影才會有的「特效」。各位有看過伊恩萊特的《勇闖天涯》嗎?如果有注意的話,裡面就有用到電影攝影機與電子攝影機作畫面質感的交叉運用。

因為只能拍攝三分鐘,所以這部電影攝影機大概原先就預設好使用目的,是給家庭攝影與初學攝影的人使用。我在網路上查了一會兒,朝陽科技大學的傳播藝術系也買這種機種給學生電影攝影用呢。而最有趣的是那些在 eBAY 上頭的賣家,總是說 Spike Lee 喜歡用這台。現在,當我手上舉起這台攝影機的時候,我總有多重想像:

我很像是前蘇聯蘇維埃真理報的記者,負責拍攝第三國際聯盟大會的畫面給友邦波蘭、東德、古巴、捷克、南斯拉夫宣傳....

我又很像是剛剛買到攝影機的蘇聯中階軍官,我要回家去拍攝我的孩子在練習「紅色十月革命紀念遊行」的情況....

我更像是一個回到大一大二的學生。透過這個攝影機,我即將要開始探索我的世界.....

.............................。

2007年2月24日

好書推薦:愛上波特小姐

書的封面

對於學電影的我而言,我很喜歡尋找「電影幕後紀實」這一類的書籍。之前我家就有兩本書:《推手-一部電影的誕生》(遠流)、《飲食男女-電影劇本與拍攝過程》(遠流),這兩本書最大的好處是「附贈劇本」使得書籍本身的保存價值提高,只可惜印刷採黑白的,擺明了是以文字為主。《推手-一部電影的誕生》第一二八頁,對一張照片註明「穿紅衣者為全美武術太極拳冠軍」,我還是不清楚是哪一位。

我最近新購一本《愛上波特小姐》(《The Making of Miss Potter》,中文版發行為青林國際出版公司》)是近年來少見在台灣出版的電影幕後紀實,而且整本都是彩色印刷!這對喜好研究電影服裝、道具、場景的人有莫大幫助。雖然只有薄薄的九十五頁,但書中大量的照片卻被我視為瑰寶。

本書實際呈現了一個劇本從開拍到呈現所經歷的漫長旅程:一九九四年,專寫百老匯舞台劇的莫特比開始透過經紀人出售此一劇本,而且第一次就賣到兩萬五千美元;後來聽說取得劇本的人有意大肆改寫,嚇壞了劇本原作者,結果用六萬五千美元買回。唉!自己寫的劇本還要用兩倍多的價碼買回。一直到 2003 年,這個劇本才引起製片家的興趣。但是從「決定要拍」到「開拍第一個鏡頭」又是一番波折。製片者尋找主要演員、導演,可是這些重要職務的人也都各有盤算。主要演員盤算接拍此片是否對其地位有利?而製片者也要考量演員價值與攝製成本。畢竟,這是一部兩千五百萬美元製作成本的電影。等到這部片拍下第一個鏡頭,已經是 2006 年二月了。

提到製作成本,不能不提到書中所提及的影片贊助單位:曼島影片委員會,我查過地圖,曼島是位於英國本土與愛爾蘭之間的小島,不屬於英國,但屬於大英國協的會員國。這個官方單位贊助了四分之一的攝製經費,條件是影片必須有二分之ㄧ在曼島拍攝,使得曼島的餐飲業、租車業、旅館業都因為拍片受惠,而更大的影響在於觀光業。這也是看書才能學習到的官方贊助辦法。

這本書裡面也有外行人有興趣的部份:馬車架在大型拖板車上,以便拍攝乘客的動態;女演員的服裝裡面撐了許多墊片以便撐起二十世紀初的服裝;口音教練訓練芮妮齊薇格這位德州女孩說英國腔...但這本書裡給我的最大影響是以下這句話:「在電影這個行業裡,有權利說『不』的人太多了。很少人有權利說『好』,而且言而有信。假如每次有人說『我不想拍這個電影』我們就停止的話,那就永遠都拍不成了。』這是本片的製片所說的話,而且也是我閱讀這本書所得到的最大收穫。

謝謝青林國際出版公司能夠發行這樣的書,因為這在台灣書市實在是鳳毛麟角。最後,如果各位讀者手上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還有《悲情城市》兩部片的拍片紀實書的話,歡迎留言給我,那是我目前最有興趣想要了解的部份。

2007年2月12日

日本導演伊丹十三


前言

一九九七年自盡的導演伊丹十三,是日本當代最具知名度,也能夠替日本打開國際市場的導演。他的風格較為海外所接受,而沒有一般日本電影中神秘而富有哲理的感覺。伊丹十三雖然作品不多,但是因為他的作品直接指向日本社會的黑暗面,而被稱為「日本電影的良心」。

伊丹十三的生平

伊丹十三生於1933年日本京都,父親也是導演,專門拍日本武士電影。在伊丹成為電影導演之前,他做過的工作有拳擊手、散文作家、脫口秀演員、戲劇表演演員。1985年,他已經五十歲了,才發行他的第一部作品:『葬禮』。在他短短的創作生涯中,伊丹一共拍了十部電影。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日本八卦週刊報導伊丹十三背叛妻子,與某女明星有染,過不久,伊丹十三在他自己的辦公室八樓,以跳樓方式自盡,並留下一句話「我要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可是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伊丹十三是因為這件事情而自殺。而最近有此一說:伊丹極有可能遭黑社會仇殺,但無法證實。

伊丹十三的風格

日本曾經有一種電影稱之為「庶民電影」,大家比較知道的庶民電影像是一百多集的「男人真命苦」,也就是說這種電影是拍攝老百姓的生活,且以較便宜的電影票價賣給一般老百姓。而伊丹十三的電影風格是從這種電影風格脫胎換骨而來。在伊丹拍片的年代,正好是日本經濟最強盛的年代,但伊丹並不想拍出歌功頌德,讚盛日本的繁榮;反倒是他在片中都是以直接的手法,直接刺入日本人的虛偽。伊丹也以電影直接檢視日本的社會問題,如宗教,政治人物,黑社會,右派之間的關係。1992年,在「民暴之女」的首映會外,伊丹遭受到攻擊,臉上被劃了一刀。因為這部電影直接講述日本黑社會幫派的惡行惡狀。這在日本電影界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提到伊丹十三,不得不提到他的妻子宮本信子。伊丹十三片中的女主角,大部分由她來擔綱。換句話說,絕大部分是伊丹十三替他的妻子量身打造角色。

伊丹十三的作品概述

伊丹的第一部作品是「葬禮」,藉由一名長者的死亡,家人團聚的時候,檢視整個日本家庭的互動與荒謬性。開著進口轎車的日本和尚,是戮破日本財氣社會的關鍵。伊丹的第二部片,也是廣為人知的片子是「蒲公英」,講述寡婦開拉麵店的故事。雖然以美食為主題,可是伊丹仍然可以用餐廳中行為的互動,點出日本人的虛偽。

伊丹其他較為人知的影片是「女稅務員」以及「民暴之女」。「女稅務員」是透過查稅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日本社會共生的一個齷齚結構:財團,政壇派系人物,日本地方宗教派系,還有日本黑社會。雖然日本老百姓鼓掌叫好,卻也埋下了伊丹跟日本黑社會摩擦的遠因。一九九二年,民暴之女上映,故事說的是如何把黑社會份子在飯店長期白吃白喝,唯有靠一個女律師才能把他們趕走的故事。首映當天,伊丹便遭日本黑社會攻擊,臉部被劃傷。

大概是伊丹的影片長期以他的妻子宮本信子為女主角,伊丹的片子裡多少也帶點女性主義的影子。像「女稅務員」與「民暴之女」,在片中,連男生都不敢出面解決問題,唯有一位女性敢站在眾人面前。

誰影響了伊丹十三?

想來影響伊丹最大的,該是他多采多姿的工作經歷。早年他當過拳擊手,相聲編劇,演員等。他也在美國電影中露過臉,從而了解美國的拍片模式。

另外,伊丹十三的妹妹嫁給了日本文壇巨擘大江健三郎,這讓伊丹開啟了一扇文學的窗。不過,我認為伊丹是個觀察很敏銳的創作者,他看到了日本社會的另一面,並且敢言人所不敢言。這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

伊丹十三影響了誰?

伊丹十三的作品中,最有影響力的片子該是「蒲公英」。本片不只陳述美食的製作,更重要的是,它闡述了日本人的執著與追求完美,即便是製作一碗拉麵,背後的心血是難以計數的。伊丹也藉本片對自己民族的虛榮個性做了精闢的剖析。全世界的觀眾都從「蒲公英」中了解到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伊丹十三:藝術家

伊丹的特點,就在於伊丹敢在日本的太平盛世時,甘冒大不諱來講述日本社會的問題,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大家都願意做喜鵲,沒人願意做烏鴉。伊丹也願意藉由電影來側寫日本民族的性格,當然這有好有壞。我想伊丹十三做了一個藝術家的典範之一:他背負了他自認為的社會責任。

伊丹十三作品選集

伊丹的片子全部都是黑色喜劇或反諷喜劇。在以下的影片中,伊丹十三要帶領我們去看到日本上流社會醜態。日本的保皇派(右派),財團,黑社會,他們一直都認為:日本是因為他們而有今天。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女稅務員,1987

女稅務員剛被拔擢,但是要去負責一個棘手的稅務案:有一個有權有錢的大亨,簡直是逃稅的藝術家。女稅務員不但要催繳到底,同時,由於日本政府政策上的壓力,女稅務員自己也有了工作危機...

女稅務員二,1988

女稅務員帶著新徒弟去查建設公司的稅。在追查過程中,女稅務員發現了建設公司跟黑社會勾結,壓榨拒絕改建的屋主,賺取資金,再把錢捐獻給政治家,其他拿去藏在日本神秘宗教。這一查,查到了日本上流社會齷齪的共犯結構體,而這些人死不認錯,認為這樣做是為了日本的強盛...

民暴之女,1992

有一個大飯店,長期受到日本黑社會的騷擾:他們不但白吃白喝,還嚇跑其他客人。更糟糕的是,黑社會都知道這家飯店好欺負,不會反抗,於是越來越多黑社會份子到這裡白吃白喝。只有一個女律師敢挺身而出,她要告訴大家對抗黑社會的方法。

鴻運女,1990

鴻運女是個孤兒,七月四號被撿到,故取名為「七四吉」。鴻運女年輕的時候便被養父母送去做藝妓,她從死去的和尚手中取得一筆錢,從此周旋在日本上流社會,因為大家都相信她會帶來好運。現在,問題來了:兩個最有可能成為日本下屆首相的人,都想搶到她。其實,是想搶她的好運...

2007年2月10日

克難街的故事

一九六九年。

我的父母在春夏交替之際在家鄉結婚,但同一年冬天,我就在樹林出生了-我現在頭好壯壯,沒有先天性毛病,我應該不是早產兒。一歲的時候,父親覓得一份在台北市飯店的工作,於是母親抱著我,父親提著兩口大皮箱,我們搬到台北市克難街去借住伯父家。

克難街位於台北市南區,中華路尾端,古亭國中旁。根據現在台北市文化局的考證,克難街應該是台北市第一條客家街-沒錯!客家同胞都是彼此互相照顧,我們去住伯父家也是。克難街街如其名,房子都是木板拼貼而成-全部都是違章建築啦。一眼望去黑鴉鴉的一片,黑色的色塊一塊疊著一塊。在克難街,「有錢」的人家撿到木頭電線桿柱子,搭蓋了二樓-其實只是個夾層,小朋友大概爬十個階梯就可以上去,高度不會超過一米八;「沒錢」的人家就像我們,借住伯父家的一張床。

伯父伯母生下五個小孩,他們都是我的堂兄弟姐妹。他們一家七口寫功課、睡覺、起居全部在「樓上」的「地板」;而我與父母親睡在木樓梯下方的床,常常都能聽見有人睡覺翻身時,整個房子發出咿咿歪歪的聲音。有一次父親在熟睡中被水滴滴到,隔天早上才知道是小堂哥尿床。

從我睡的床就可以往外看到巷道,往右走是手壓幫浦水井,再過去一點是公共廁所。我當時年紀小,只記得我都是在澡盆中洗澡,反倒忘了大人們去哪裡洗澡了。而且路過的人都看得到我的出浴秀,卻沒人當一回事。那個年代連瓦斯都不甚普及,所有的克難街住戶都是用炭火爐子,每家人幾乎都是在門口燒起煤炭,就這樣做起了晚餐。黃昏時分的克難街,大概都可以嗅出每家人的晚餐吃什麼。

克難街的街口較大,汽車還可通過,但越往內走,巷子越小,小到摩肩擦踵才能通過。而且因為大家都是違建,有人甚至把巷道上方都加蓋!整個克難街看來像個迷宮,外人進得來卻不容易出去。偶而拆除大隊要來拆違建,克難街的居民就準備好一些木板,好讓他們回去交差。

那時因為父親在飯店工作,遠在一九七零年代,父親就從飯店帶個大的日本蘋果回克難街,羨煞整條街的人!電影《蘋果的滋味》裡面說的是真的。白天的時候,母親會帶著我四處串門子,據說我那時穿著開襠褲,「高射炮」還常常誤傷無辜。

「媽媽!這是不是『克雞街』?」這是四歲的我鬧的經典笑話,我剛認識字不久,就喜歡討大人讚美。四歲的我喜歡跟堂哥堂姐到處玩,我們最喜歡去南機場公寓的螺旋樓梯,因為那裡的房子都比克難街高,到頂樓可以看見新店溪,也能看見總統府。

過了不久,父親決定到永和買下當時的新式公寓。這個公寓有自來水,有天然瓦斯管,樓下還有機車停車位,大門是用對講機控制,浴室還有抽水馬桶以及貼了磁磚的浴缸!這是克難街住戶從來沒想到過的生活環境。一九七五年的夏天,父親跟朋友借了一部小貨車搬家,小貨車上除了剛成家時候的兩口皮箱,還多了一部有著小拉門的黑白電視。我們一家三口都坐在載貨平台上。過中正橋的時候,父親望向前方的永和,母親的捲髮隨新店溪上的風飄逸,我則一直望著柏油路上的白線條。永和越來越近,地面上的白線條越來越遠,新的生活就在前方。霎時間,我在太陽背光之間看見母親的笑容,就跟那年夏天的陽光一樣燦爛。

2007年2月7日

高鐵與我

把時間轉回一九九三年,我還是個大四的學生。那時有學校設定了一個「實習學分」,只要外出實習,得到雇主認可,就可以得到選修一個學分。

我找上當時的高鐵局。那時高鐵局辦公室在台北火車站樓上,郝柏村是當時候的行政院長,王建煊是財政部長。而高鐵也還在規劃的階段,社會各界也沒有一定的共識:到底要不要建高鐵?要怎麼建?我還記得當時候王建煊是持反對立場的,因為投資太大;而高鐵局也準備了說帖,就像現在國防部準備說帖讓全台灣老百姓知道軍購的意義。老實說,高鐵局找這群工讀生進高鐵實習,目的就是希望我們回學校後為高鐵說好話,替高鐵宣傳。那時高鐵的所有紙上計劃大部分都已完成,包括月台高度、車廂大小、座位間距.....高鐵最難說服大眾的是選定路線,還有炒地皮的疑慮。也因此,在高鐵的說帖裡,有下列幾項:高鐵徵收土地面積等同於松山機場,但運輸能量遠超過飛機航班,且耗費的能源遠低於飛機。高鐵的路線選定是希望均衡都市發展,冀望藉由高鐵創造新的都市中心....

那次高鐵沒建成。立法院預算沒過。立委們大都摩拳霍霍,希望促成台灣第一次的"BOT"。

一九九七年,高鐵決定以招標的方式進行,是台灣首度的BOT。我在那時正好認識一位工程界的先生,他正參與高鐵BOT 的設計工作。他私底下告訴我:這兩家競標的團隊,無論是誰得標,台灣工程界的人都會被動員起來!因為這個計畫太龐大了!工程界的人對於能夠參加這個計畫,好像覺得是一輩子的榮耀。最後,代表歐洲系統的台灣高鐵得標,代表日本系統的中華高鐵落敗。其實整個高鐵計畫除了促進內部需求外,也被政府拿去吸引其他國家以換取台灣的外交利益。

兩千零四年初,我開車到家附近的桃園青埔站蹓韃,只見塵土飛揚,圍了一大塊面積,好多工程機具動員。那附近全部都是土地廣告,農地變成了建地,土地翻兩番。而開車向南旅行,總會瞧見高鐵的高架橋在高速公路上方穿梭。高鐵是動起來了;但是當時候說是「政府零出資」,經過兩千年的金融風暴之後,高鐵變成了「政府投資」;當時候說是歐規的高鐵,現在大部分是日規....

現在,每當開車在台北桃園之間的高速公路上,偶爾抬頭會看見高鐵列車從我頭上經過,我總會想起那段在高鐵局打工的經驗,老工程人員那種渴望參與的表情,以及伍佰唱的歌:

《台灣製造》。